2013/12/26

澳門城市藝穗2013 駐節藝評:《遁走澳門:「第13屆澳門城市藝穗節」觀察筆記》黃佩蔚

遁走澳門:「第13屆澳門城市藝穗節」觀察筆記
文/黃佩蔚(台灣每週看戲俱樂部編輯)


澳門,應該是一個周末三天兩夜自由行就可以解決的地方,有甚麼理由,可以待上18天? 

全城皆舞台的澳門
澳門城市藝穗節(下稱澳門藝穗)從1999年起,每年秋天舉行,2000年第一屆澳門美食節開始,同時間舉行的,還有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Macau Grand Prix),平常時候,已經有娛樂場跟水舞間攬客,澳門秋天,更是全城皆舞台。今年是藝穗節第13屆、美食節第12屆、賽車第60屆,都在11月。
大賽車是從葡國人時期就有的,歷史悠久,澳門美食節開宗明義是為了賽車的配套項目之一,但藝穗節的開始卻是一個心思縝密、行動浪漫的僞革命。19991220日澳門回歸祖國,跟香港特別行政區一樣,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但也提出聲明,列出了中國對澳門的基本方針。在「一國兩制」原則下,中國會確保其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維持澳門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這些基本政策,後來由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加以規定。就是這個「五十年不變」,讓當時還只是劇場導演的許國權(人稱大鳥,現任職澳門民政總署文康部,仍然是劇場導演及劇作家),不論如何的在19991220日前舉辦了第一屆澳門藝穗節,倉促到連個網頁也沒有,總之,下了手再說。

這個澳門劇場界的滋事份子,就這樣趕在回歸前,無中生有的長了一個其實不太合規定的藝穗節,如果有所謂標準的藝穗節,應該會包括三個條件:一、自由報名不徵選,二場地免費先搶先贏,三、售票所得皆歸團隊。但澳門藝穗節不透過公開報名機制,全由主辦單位民政總署邀請,場地由民政總署安排協調,票房則歸政府所有。由管行道樹的民政總署辦藝術活動乍聽之下是怪異的,但仔細想想,卻不無道理,因為全城場地大到觀光廣場國宅公寓,小到馬路上的公車、分隔島、垃圾桶,都是民政總署管的,這不就是環境劇場最好的夥伴嗎,不用跟太多人協調,藝術家幾乎可以要哪裡有哪裡,還有不用錢的國宅公寓當成外賓住宿或藝術村,這點是我特別佩服的,除了省下驚人的旅店住宿費用,充分利用政府閒置空間,對藝術家們來說,大家一起住在像家一樣的地方,是很特別的經驗,也是藝術交流最自然的場域,果然是心思縝密的浪漫份子。

不可思議的城市劇場

澳門城市藝穗節,就這樣到了第13屆,長達18天,橫跨三個周末,連開閉幕都算進去,總共23個節目,總場次不超過50場,參與觀眾數目跟票房收益(?)只能說很難計算。而當一個澳門藝穗節的觀眾,有一個慵懶而開放的心情是必須的,因為手冊上的資訊跟實際情況會有點不同,最新資訊以網頁為準,但即使隨時上網查,演出地點也可能會臨時改變,但是可以放心,現場會有工作人員舉牌告訴你換地方了,請往那邊走,澳門不大,演出地點之間相距都不遠,20分鐘內一定能走到,然後演出延後開場等觀眾,或是原來的售票演出也可能臨時決定免費入場,甚至因故取消,那已經買票的觀眾呢?就會得到紀念T恤及紀念品作為補償,諸如此類。主辦單位不緊張,觀眾也不用太嚴肅,就這點來說,的確是很藝穗的。這樣的規格跟操作,讓我想到朋友去歷史悠久的威尼斯雙年展的經驗,浪漫的義大利人是這麼說的,美好的城市就是要讓你迷路的,指標不清、資訊不明無所謂,就當是探險,遲到了、錯過了沒關係,下一場很快就到了。這跟2008年開始,今年(2013)第六屆的臺北藝穗節,嚴謹高效的專業行政團隊、動輒破百起跳的報名隊伍,還有逐年增加,只能更多不能更少的場次跟觀眾數目比起來,這些數字,簡直不可思議,那些機動浪漫的隨性執行,也是。如果在台北,早就被議員批鬥黑箱作業、績效不彰,在1999被打爆後,開道歉記者會勒令停辦,但在澳門,就有這麼一個微妙的、令人好奇的生命力,可以這樣持續著。

令人好奇的還有節目內容的選擇,單就今年的23個節目而言,涵蓋了戲劇、舞蹈、音樂、街頭演出、繪本創作、展覽、塗鴉行動、獨立策展、工作坊,閉幕遊行也是另一個獨立製作的節目,所使用的空間包括正常的黑盒劇場,觀光景點如大三巴牌坊前到外島社區廢船廠、街市頂樓(註1)、還有公園,甚至全城跑的開篷巴士,或是機動臨時支援的學校體育館等,演出團隊除了澳門本地,還有中港台,法荷葡,這樣的組合,同樣不可思議。

這個不可思議其來有自,在澳門政府規定、演出內容一定要有葡國節目的基本盤及大鳥的個人魅力之下,從2000年開始,就是無處不舞台的國際路線,2011年,澳門藝穗節與臺北藝穗開始默契上的合作,澳門藝穗節會邀請當年台北所選出的最佳人氣獎作品以及策展人挑選的節目赴澳演出,看來還打算與廣東現代舞周、深圳灣國際藝穗節、香港藝穗民化節,展開策略聯盟,共同邀請國際節目,進行三地或四地的巡迴演出。這個浪漫小巧的節,一直都不只是自己一個人玩家家酒。今年原定有一個關於珠三角藝術節慶及愛丁堡藝穗節的分享會,是我最期待的講座活動,但就是因故取消的那一個,殘念。



2013 macau city fringe festival

澳門藝穗  看盡澳門的美麗  道盡澳門人的苦中作樂

前後共23個節目,在技術上來說,澳門藝穗是可以全部看完的,跟buffet式的大型展節比起來,優雅許多。如果以來源作一個簡單的分析,可以分成純粹來當客人的國際邀請、本澳與其他單位的合作、純本澳製作,再加上開幕及另外報名參加的閉幕遊行,整體看來比例平均、數量均等。
就製作水準或藝術品質來看,國際邀請總是容易吸睛,畢竟來者是客,但客人就是客人,大半是為了讓自己人開開眼界作交流,由於演出場地都是民政總署安排,欣賞作品同時,也是在瀏覽城市,如果認真按圖索驥當觀眾,澳門的私房景點也走完一半了。本澳與其他單位的合作,包括與日本舞踏的工作坊及臺灣藝穗節的舞蹈節目小匯演,也是交流成分居多。而對一個想理解澳門的外地客來說,純本澳製作,也許是首選。看完這些節目,好像也輕輕淺淺的掠過了澳門幾個世代的生命風景。

《小城童話》是一開始就非常期待的音樂類作品,自從知道澳門藝穗是可以搞到公家巴士作演出,就很想見識移動的環境劇場,果不其然,一臺開篷巴士,載著2012年才成軍的澳門流行搖滾樂團Catalyser跟不多的觀眾,搭著音樂的CITY TOUR就這樣展開,從澳門本島跨過嘉樂庇總督大橋往氹仔,穿過填海填出來的路氹城,停在中央公園,一段街頭演唱後,再回程。主唱一開始就說他不是個TOUR GUIDE,所以不多話,就是選唱著搭配風景跟心情的曲目,讓觀眾好好欣賞澳門風景,豪華的娛樂場、高樓大廈到舊樓老宅,以及還在填海的工程地,不用多說甚麼,都在眼裡了。


小城童話

《水岸街童》在舊區下環街市大樓頂樓的羽毛球場,是澳門資深演員陳世平的獨腳戲,演出時間從下午5點到6點,剛好是天亮到天黑的時間,把天光都算進Q表裡。1950年代至1970年代,爆竹、火柴和神香為澳門三大傳統手工業,位在下環的這條蛤蟆街就是其中一個爆竹生產區,這裡的街攤早年是把貨物頂在頭上作流動販售,直到被拆遷整治成現在電梯街市大樓。陳世平用一個小時的演出,從跟觀眾玩小時候常玩的遊戲,開始說他的成長故事,也等於這個街區的歷史。這是一個只有他能演,只在這個地方才能成立的作品,演出後段的影像放映著街區早年的歷史照片,在通篇聽不全懂廣東話的情境下,此刻卻豁然明白,心有戚戚,因為那些影像堆疊的不只是澳門。演出最後,觀眾還能拿到當年在炮竹貼紙廠關門前跟店家要來絕無僅有的炮竹貼紙,還有現在已經很難吃到的澳門甜品『沙翁』,作為餘韻。這個環境劇場所展示的是可視的空間與不可視的觀演經驗。



水岸街童

《氹氹轉──跟着繪本去散步》,是澳門藝穗節裡其中一個視覺類的策劃,由澳門多位繪本畫家,以澳門風景為題創作,在兩個主要的空間思空間與貓空間以及多個獨立端點進行展出,並且出版繪本小冊,兼具旅行地圖的功能。將視覺作品與空間結合的概念雖不算新,但也是作為城市散步的好理由,端點與端點間的距離不遠,行走之間,都能看見意外美好的街角,唯一可惜的是,除了思空間與貓空間有比較明確的視覺引導觀眾進入觀賞,其餘的端點,因為置放的空間太低調的沒有處理,分散了重心,可惜了作品。



氹氹轉繪本展

《做一日村中人》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節中策展,雖然錯過了11/16的開幕活動,但整個規劃就是一個小型節中節,隔了幾天再去,風景還在,但少了人潮,多了靜逸。這是以澳門外島路環荔枝碗村作為場域的環境策展,由年輕策展團隊埋欄文化所執行,荔枝碗村是即將沒落的造船廠區跟近珠海市橫琴島的小漁村所在地,面對大多數已經荒廢停工的船廠跟消失的漁村文化,一群留外回澳的年輕人以此作為基地,用一周的時間,試圖重啟澳門人對此地的關注而進行的軟性保留運動,運用一條不到一公里,通往手打咖啡館的船廠老街,沿途的船廠文件展覽、環境電子音樂創作、詩作裝置、限定場次的手作工坊、錄像裝置等,形式清新,設計到位、鉅細靡遺的呈現新一輩澳門人對保留文化的企圖心,是可敬的。



做一日村中人

在抵澳隔天,台港澳三地策展個案分享裡,展覽還沒開始,我還是先作了這樣的提問,利用藝術形式進入社區議題的介入行為,是近幾年藝術表達的風潮,看見一個議題不難,為議題發聲、介入、擾動,也就是一種手法技術上的選擇,第一步很難,為了引發起動,但更難的是下一步,以及更明確的目的,是否能持續進行,如若不然,喧囂一時,又歸於寂靜,藝術創作與環境議題,誰服務了誰?便會成為略顯嚴峻的疑義,此刻這樣的提問,比較像是提醒。

澳門的藝文人才養成,其實是BOT的。本地只有非正規學制的澳門演藝學院,跟難以入門的澳門理工大學與澳門大學,大多數想要學藝術的,只能往外跑,到台灣香港或其他亞洲國家當僑生,近10年多了往北京上海跑的,早年留外的,現在多是擔任公職或是在學校當老師,新一輩回澳的年輕人,不見得想(能)進入公職體系,而他們更想作的是如何把澳門留下來。


小小的、少少的、該有的都有

澳門的藝文圈,除了一個節目不多、場面不大,卻如此有機流動的城市藝穗節之外,還有一些小小的、少少的、必須的打卡點。
澳門有很多書店,但只有一家獨立書店,边度有書。是一個曾經在台灣誠品書店工作過的澳門人開的,在黃金地段議事亭前地的舊公寓樓上,不注意找,是會錯過的,有書有貓有沙發,像是澳門的小小書房,再上一層樓,是边度有音樂,賣音樂也辦活動,台灣的黃大旺曾經在這裡辦過演唱會。澳門的獨立閱聽市場大概也就撐得起這麼一家,據說,老闆最近想改賣黑膠唱片,朋友說,這個老闆一定是瘋了。

澳門的文化出版,嚴格來說,只有兩家,一家是「劇場閱讀」單張多折加書腰,專門書寫劇場事,一年四季出刊,每季就印800張,提供兩岸四地(台、港、澳、廣東) 13個端點免費派發。另一家是「論盡」,每月一號出刊,只在澳門8個端點可以買得到,我在也是只有一家的二手書店-連勝街47號(前身是窮空間)的書架上看到,一份5元葡幣,自助式投幣筒上寫著我們相信,文化是值得投資的。請想像一下把台灣的破報拆成兩組,劇場跟社論,然後刪掉刊登廣告之後的樣子。還有一本ART PLUS,免費派送,但只能說是港澳共版,而且廣告占了一半以上,發行其實是香港。

就劇場演出環境來說,最大的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也不過1076個座席,大多是商業演出跟國外團隊,大部分的小劇場活動都集中在幕拉士大馬路到漁翁街之間的工廠廠房,因為租金便宜,從1975年創立,最資深的曉角實驗室開始算起,陸續搬入了戲劇農莊、自家劇場、石頭公社,如果夠勤快,往前轉個彎,再走10來分鐘,就是牛房倉庫。在不大的澳門本島,兩點之間走路距離最遠不超過30分鐘的方圓之內,也就這樣餵養了一小群人超過20年。今年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出版莫兆忠編輯的《慢走,澳門:環境劇場二十年》專書,說盡了這20年的澳門劇場事。

9000元葡幣的消費現金

在澳門藝穗節的期間,有個不大不小的新聞,據說也是每年秋天的重頭戲之一,讓人引頸期盼的程度不下在塔石廣場等著看賽車轉播,就是說澳門人明年(2014)每個人都可以領到一筆9000元葡幣的紅包(註2),說是因為經濟穩定成長,澳門政府將充分運用公共資源,扶助及紓緩通脹對居民帶來的生活壓力,甚至還有大幅度的住房補助。真是令人嫉妒,想當年的臺灣消費券也不過3600元,而且還不是現金,澳門政府的闊氣,像是大哥在娛樂場裡贏錢之後發紅給身邊的嘍囉。只是拿人手短之後,甚麼氣都短了一截,可葡國人的基因使然,氣甚麼,不拿白不拿,想想要買哪牌智慧手機還是比拒拿丟鞋的多。

論不盡的雙城風景

這篇觀察筆記,只是淺走在『第13屆澳門城市藝穗節』表面上所看到的一些數字跟現象,以及這些夾縫中仍然優雅以對的澳門創作者以及比臺灣更小眾卻五臟俱全的藝術環境,從90後到5年級,每一個個體的演出創作都像是一個人的口述歷史,也都對應著這個城市的某個世代切片,暫且不談藝術表現的青澀跟一些必然的耽溺,即使在語言(廣東話)隔閡之下仍然能得到觸動,那是因為對文化的誠實以及對即將失去的警覺,那是不需要翻譯的共同語言,忍不住回頭看看台灣的創作者及環境,這是太重要的筆記。

澳門的小,有一種好,實在太有資格跟條件,成為完美的亞洲愛丁堡,大小剛好,交通便利,地形空間多元,歷史人文豐富,只差對的人還不夠多,重要的是資金可以雄厚。如果澳門政府再積極一點,再想多賺一點文化財……澳門18天,在面對虛華強敵一街之隔的常民文化裡,隱約看見臺灣10年前的美好、10年後的現在,卻也在瞬息萬變的城市地景中,預見台灣10年後的未來。兩張既不同又相似的臉上,印照的是論不盡、尚待續的雙城風景。

1:澳門街市=台灣公有菜市場,澳門近10年來的城市規劃中,陸續將原有的傳統市場拆除,改建成有電梯的街市大樓,把原來的街坊攤販集中管理,舊區的下環街市就是其中之一。從地下室一樓的雞鴨魚肉區到上層樓的生鮮蔬果還有美食街,再往上就是社區活動中心跟公務辦公室,頂樓是羽毛球場,至於為甚麼把風大的頂樓作羽毛球場,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2: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1112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宣佈向每名永久居民發放9,000元,非永久居民5,400元,敬老金7,000元。換言之65歲以上澳門居民,可獲得合共1.6萬元。這已是澳門政府連續第7年派錢。


轉自論盡澳門街    藝文爛鬼樓:
aamacau.com/2013/12/24/%E9%81%81%E8%B5%B0%E6%BE%B3%E9%96%80/


2013/12/25

12.1 每週藝穗擂台陣(摘要 4-香港): 《八號月台》、《實現演書會3.0》、《依衣》、《小不點的故事》、《鄧阿藍草詩街歌交流會》、《[TRANS] #3.1》、《生命的主角》

地點:香港實現會社
時間:2013.12.1    19:30-22:00
發言者:BonnyB)、RosannaR)、小西(西)、陳國慧(陳)  
                潘淑盈(盈)、喬亞(喬)、梁倩瑜(瑜)、小樹(樹)、莫兆忠(忠)







香港藝穗民化節《八號月台》
樹:《八號月台》自稱是荒誕劇,但我並不覺得它荒誕,在處理上它很寫實,舞台上有帳篷、月台路軌等「實物」。《八號月台》內容是說香港近年來的發展,演出的力度是可讓我反思的,但看後我會疑惑導演只想呈現這個發展現象?還是諷刺後推動某件事?還是導演的立場仍不清晰以致我未能清楚接收劇中帶出的訊息?在寫這戲的劇評時,我是有保留的。

喬:演出中會穿插耍太極、無原因地搭帳篷等,可能因此被定義為荒誕劇。澳門近年也有新城填海區發展計劃,劇末時三個演員被燈照著時,顯示出一種現時年青人對於發展的無力感。

樹:劇中一場「幻彩耀香江」,透過色彩繽紛的燈光與演員的對比,是可以看出這種無力感,但我不確定的是導演想說這個狀況的無力感,還是場刊上說我們只是看著事情的發生卻沒去做任何事而感到無耐?

香港藝穗民化節《實現演書會3.0
B:演出的形式是以書店作環境,並有形體劇場的結合。演出需要觀眾自備一本書,觀眾坐在書店中央位置,演出開始時演員會隨意地打開書並讀出書中句子,句子是有意思的,像是書與書之間的對話。前半部分是演員主導的,後半部分則是觀眾參與的「對話遊戲」。三個版本的演書會我都看過,其實2.03.0的分別不大,只是3.0多了一個邀請觀眾參與的裝置演出部分。在形式上,邀請觀眾參與的部分很影響戲的節奏,幸好這次的觀眾很樂意去參與演出,讓演出變得有趣。人是書的載體,3.0的版本較2.0有更多觀眾參與的部分,相對演員變得薄弱。演出沒讓我看出一條主線,要是延續利用書店及書作演出,我覺得加入一個主題會更具吸引力。

喬:整個演出「玩」的成份較多,要是加入主題的確會更好。演出雖說是即時邀請觀眾或打開周邊的書朗讀,但會有「媒」(一些演員較易處理的書)書放在周圍,要是觀眾的書不合用,演員也有書可以代替。

陳:那次我看1.0的版本時,曾有觀眾帶一本有關糞便或廁所的書,可能是第一次演出,演員不太敢去處理這種題材的書,以致很多時觀眾帶來的書會被跳過,回到他們固有的演出框架。聽完剛剛說的2.03.0版本,感覺演出的發展並不大。

B:這個演出的形式是好的,但不可以千篇一律地重演成不同的版本。


香港藝穗民化節《依.衣》
西:從宣傳文案上看,演出與佛有關,但除了某幾句台詞之外,演出與佛無關。

R:編劇說他並沒想到在這個戲中加入佛的元素,可能是他個人讀佛的緣故,讓觀眾有這樣的解讀。

B:現在有不少宣傳文案與實際呈現差別大的演出。戲的最後並不好,由角色把整個故事的因由說穿。

樹:整個演出我是享受的。在一小時內說這個感覺很複雜的故事,演員的演出是好的,很能捉住我去追溯及把故事看完。舞台以裝置式的設計,很吸引亦讓我有很多聯想。


香港藝穗民化節《小不點的故事》
瑜:這是個以繪本出發的演出,在演出安排上,原本擔心四十五分鐘的演出對小朋友來說是否太長,演出場地陽光充沛、以白色為主的設計,在於親子的活動是很適合的;觀演安排上,小朋友被安排在前方位置,大人在後方位置,演出單位也貼心安排小朋友在觀演感到疲累時,可到外面的小花園休息。整個演出互動安排恰當,演員能把握當中的氣氛及節奏。但成人演員扮演主角小不點,在體形上可能會使小朋友感到害怕。

盈:他們真的很貼心,他們有預設小朋友可能感到害怕,所以也說小朋友可以與爸爸媽媽坐。可能是因為小朋友的年齡差距,有些小朋友的年齡太小所以會害怕,但小不點的形象實際上是討好的。


香港藝穗民化節《鄧阿藍草詩街歌交流會》
盈:當晚演出藍叔表現得很開心,觀眾也很尊敬他。演出同場加映由一群社運人士組成頭巾樂隊演唱。整個演出在詩的編排上可看出心思,從小至大,從個人、到社會再到世界。演出也有音樂部分,在主持人的訪談下,可了解到音樂與詩之間的關係,並非隨意安排。 


香港藝穗民化節《[TRANS] #3.1
瑜:演出是以香港小數族裔人士做主題。整個演出較像體驗,觀眾在觀演前被帶到一個像跳舞室的房間,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觀眾在內圍坐,然後幾個演員各自問觀眾問題,觀眾亦需作自我介紹。之後其中一位觀眾的電話響起,是導演的來電,這時觀眾會與導演在電話溝通,或是被安排作自我介紹或做些事情。之後觀眾被帶到一個黑盒劇場,演出才正式開始。演出只有三位不同國籍的演員,戲中穿插日常生活如洗臉等動作,但會加入戲劇元素(洗臉時突然把頭埋進水裡)。戲中演員自述來港生活的體驗部分較多,另外也有兩把說不同語言的聲音穿插,整體「語言」的感覺很重,而且與觀眾互動的部分也很多。技術處理上,雖然字幕跟不上台詞導致混亂感,但更突顯語言的衝擊。這個演出曾在外地做過,當時是由五個來自不同國家的「非演員」呈現;香港的版本,因為找不到願意「出鏡」的人,所以最後只有三位「演員」。

R:演出想呈現一件事?還是想帶出什麼訊息?演出是有目的嗎?

瑜:對我來說這次演出呈現的是在多元文化衝擊下人的「狀態」,實驗性較強,而且觀眾多是認識的,淡化了這種要呈現的「狀態」。這個演出是需要觀眾投入自身經歷並且互相交流,因為難得有這麼多不同國籍的人聚在一起,雖然有講後座談,但觀眾都顯得有點拘謹。要是演出更以演員的自我出發,更能突顯導演的原意(小數族裔無法融入的狀態)。

香港藝穗民化節《生命的主角》
盈:《生命的主角》是智障人士機構及社區戲劇團體,排練了半年的一個由智障人士演出的作品。演出沒技巧但非常真誠。演出場地是學校大禮堂的舞台,觀眾(當中有一般觀眾、其他機構的智障人士學員、其他社福機構代表)被分區坐在台下的觀眾席。導師在最後很激動地對著社福機構區觀眾說,希望他們正視智障人士面對死亡的事,對於我這個外來的觀眾來說,充滿好奇及疑問。看過演出,我認為應該把演出帶給更多「不知情」的受眾,讓更多人了解「智障人士是知道死亡的事」。

香港、澳門藝穗節的過去與現在
西:聽了大家的分享,過往的乙城藝穗節和現在的香港藝穗民化節很不一樣,有更多不同形式或主題的節目,感覺非常有趣。

陳:可能是乙城較多策展的節目。

忠:今屆澳門城市藝穗節《其實我們》也是很難得的作品,很多時我們以運用特別的空間來訂定有沒有藝穗的感覺,但某程度上真正的藝穗精神是在演出內容的邊緣化上。

澳港台三地藝穗節之差別及所感
瑜:演出場地是很不同的。這次香港藝穗民化節使用工廈作場地的演出較多;台北藝穗節在咖啡室裡的演出較多,藝文感覺較重。

盈:香港藝穗民化節以不受資助作規限,因此可以理解在演出場地指引等行政安排上的不足;在節目上民化節較多元化。台北藝穗節及澳門城市藝穗節由官方單位主辨,相較下資金充足;台北藝穗節安排細心,觀眾不用擔心找不到演出場地,即便你是第一次去那個演出場地,你也可以在街上看到清晰的指示旗幟。澳門城市藝穗標榜是給外地遊客參與的,但未見細節安排,節目時間表也很遲才公佈。節目質素上,各地藝穗不相伯仲、好壞參半。

評論寫作遇到的困難
R:在看第五屆「世界文化藝術節──東歐芳華」《凡尼亞舅舅》後,我在想要寫一個這麼「完美」的作品時,該從何入手?

西:日常的閱讀是有一定的幫助。在資料搜集上也要做功夫,現在有很多參考書和網上資料,有時從場刊也可找到一些演出的背景,幫助寫作劇評。我覺得最難理解的是表演系統,需要長時間理解。

陳:像是寫《凡尼亞舅舅》這樣的經典文本,在眾多的資料幫助下,要如何著手去寫?不少學員在寫這個戲的劇評時,加入了網上文本分析的資料,因此較多是拆解劇中角色、情節及關係,較少去寫他們看到這次演出版本的演繹及詮釋部分。

西:很多時我會說評論是「寫你看到的」,可多關注在導演手法或這次的演繹上。

陳:說到演繹手法,我們收到的劇評裡,只有一篇是說綜合現象,這是很好的,但觀點較為單薄。若是要寫到表演體系的部分,並非閱讀便可以讓劇評人完全理解的,但在寫作上一些簡單的術語是必須的。


更多資訊:
香港藝穗民化節www.pplsfringe.com/index.php/zh/
澳門城市藝穗節http://www.macaufringe.gov.mo/
第五屆「世界文化藝術節──東歐芳華」http://www.worldfestival.gov.hk/

2013/12/16

「駐節藝評人」陳一諾評《其實我們》

黑盒間的對話,其實我們……
文/陳一諾(第十三屆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藝評人」,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新戲匠」計劃學員)



劇照攝影:Joein Leong



「這不只是一個演出,更是一次眞實的生命展示。」

一如場刋上刋登着的這一句話,《其實我們》不只是一個坦誠分享的平台,更是一次赤裸的心靈交流。分享的,是台上十二位演員,都是過去曾被標籤為邊緣青年的一小撮人;得着的,是台上台下,曾在同一個空間分享過彼此生命的人。

《其實我們》可以說是一齣集體創作的演出,憑藉台上十二位演員各自不同的親身經歷,在黑盒舞台上樸實無華地現身說法。一班演員都是澳門青年挑戰綜合培訓中心的學員。加入黑社會、沾染毒品、當賭場荷官等,均屬等閒事。十二人中有十一人背上刻龍畫虎,實在難以想像站在眼前的一班人在演舞台劇!

對。演出的就是關於這十二人背後的故事。演出由「開片」開始,而演員的第一句對白「佢個名叫阿東」,講述的是自己加入黑黨和學習舞獅的經歷。將舞獅搬入舞台大概不算是新鮮的嘗試,但由眼前雙臂紋滿鱗片的青年展示着舞獅的各種技法,竟令觀衆禁不住會心而笑。以後除各人公開分享一段又一段沉溺的過去外,還有面對夢想和世俗眼光的一些掙扎。

作品中間穿插着豐富的藝術處理,例如伊卡羅斯的傳說、現場演唱、break dance、影像播放,讓演員各展所長,甚有實驗劇場的味道。我想作為一齣參與藝穗節的戲劇演出,《其實我們》尙有很多未成熟的地方。但相對追求藝術層面的表現,《其實我們》卻製造了一個坦誠眞摯的平台。將空間留給觀衆交流似是小劇場的必然定律,然其實這個對於這十二人來說是一個大膽的舉動,又有誰可以肯定台下的人不會惡意批評?但出乎意料地,話匣子一打開,台上演員和台下觀衆掏心掏肺去交流勉勵彼此:「我依家無夢想,亦唔知跟着落嚟要做乜」、「至少你哋仲有一技之長,識得夾band,識得舞獅,而我乜都無」。眞切得令人動容。

劇目亦帶給觀衆很多反思空間,尤其是「紋身展覽」的一幕。十一個人脫去外衣露出十一個龍、虎、火麒麟背向觀衆。由一衆邊青述說紋身對他們的意義及世俗的歧見。若非現場演員沒有戴咪高峰,這段獨白恐怕擲地有聲。現在回想起來,我想這一幕的演出大概就是這群人獨特的標誌:標誌着昔日的空洞徬惶,都標誌着願背負着過去向前邁步,追尋夢想的決心。

從性質上切入,相較於小劇場作品,《其實我們》大概更接近一人一故事劇場。演出故事雖沒有甚麼特殊的藝術包裝,演員的演技想當然離職業還有一段距離,戲劇探索和處理上仍有很多進步空間,但當中那份寫實的傳意無容置疑。而透過戲劇,一班演員得以積極正面地面對自己過去的錯失,我想這不但是劇場的魅力,更是戲劇本身對他們勇敢踏上舞台的一份回饋。

這個世界太多人,太多紛亂,一不留神就會尋不着自己。

《其實我們》不論是對參與演出的演員,還是走入劇場的觀衆,都是一種得着。人生海海,沒有多少機會與同一班人,在同一個空間一起尋找自我;這一份當下的「同在」大概就是戲劇本質的延伸。而活於繁複社會的我們這一輩人,又有多少能放下手頭上的包袱公務,展開探索自己的過程?又有多少願意踏出這一步的人,最後眞的尋得着自己?又有多少人甘願跟一群陌生人打從心底地揭示自己的答案?換成香港,這又是另一個層次的奢侈品吧?

近日在香港看過哈維爾的《Ptydepe》(劇目於「東歐芳華:世界文化藝術節」由7A班戲劇組搬演舞台)。猶記得嬉鬧過後的最後一段男主角獨白提及道:「……我哋可以將火箭發射上太空探索宇宙,但我哋愈嚟愈唔識得探索自己……

到底是對理性科學的追求,還是對金錢物慾的崇拜,令探索自我變成如斯高難度動作?大概這個世界實在太多人,太多紛亂,一不留神就會尋不着自己。偏偏用盡所有精力把焦點集中在自己身上,你的世界又只剩下自己一人。正如戲中的演員,剛起步去追夢、去逐夢、去築夢,卻仍要面對破碎的家庭、黑暗的社會。無力感、空虛感直捲而來,放不低夢想,唯有糾結地把夢想緊緊擁抱着。縱然,夢想彷彿是現實的奢侈品,但今日還是有十二個邊青果敢地走上舞台,給觀衆上了夢想的一課。舞台上的他們,毫不忸怩地敞開了心扉,我們呢?

我想台上的這班人,大概就如同《其實我們》這部作品本身:雖然未成熟或不完美,但必定是豐盛而充滿無限可能性。Life will find its way, just let it goes on.

後記:筆者在演後座談會得知,台上的一班青年都有參與澳門政府開展的「文化特攻」計劃,作為澳門文化保育幕後的貢獻者,支援本土的藝文發展。作為一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港人,目睹一幢又一幢的歷史建築遭時代淘汰,我想澳門有這一群為夢想、為文化打拼過的人,實在是有福的。

(原載於20131212日《澳門日報》演藝版)



節目名稱:澳門城市藝穗節《其實我們》
演出場次:2013/11/23 20:00
演出地點:澳門戲劇農莊

2013/12/9

短評《醜男子》(莫兆忠)

醜男子
/ 莫兆忠





金龍、疊配文(通知書)、醜男子,三部作品同一年內被港澳兩地劇團先後演出,這情況過去很少發生,也看到台、港、澳三地劇場文化直接或間接的相互影響。 《醜男子》形式與內容都是主題,劇本中沒有舞台指示、分場,一人分飾多角,很容易會很混亂地呈現錯亂或將錯亂呈現得太清晰,前進進版的《醜男子》從最低限的讀劇式演出開始,逐步進入男子身份遭否定、奪取至錯亂的狀態,舞台調度、燈光、意像層層整合,轉化成脈絡清晰的導演文本,其中李志文從近乎零度的唸白,至身份因為整容而改變了,他也強化了角色的扮演性,到結尾時角色扮演也漸呈錯亂,從演員本質到角色扮演的層次感,正正表現導演的處理(雖然後來李的演繹略見疲態)。而這種層層堆疊出的佈局,「不要介意主體性被剝奪,順應千人一面的環境,才可安穩地生活」(大意)的信息,在雜音終止時突然被凸顯,這是我讀劇本或看其他版本時沒有讀到的悲涼。


節目名稱:《醜男子》
演出場次:2013/12/2 20:00
演出地點:前進進牛棚劇場

「升評運動2013」海外挑戰(澳門.香港)_ 短評三十六《醜男子》(梁倩瑜)

醜男子
文/ 梁倩瑜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6429495162580/



我主要關注到如何透過視覺效果呈現作品的主題。牛棚劇場裡,從燈光的顏色、道具的質感,空間的分隔與結構上都在營造隔離於現實的場景,這與牛棚自身的歷史意涵產生了反差,卻因這種矛盾產生詭異與不安的氣氛。長型的舞台基本上分為三個部份,兩側空間燈光暗黑,擺放了數個可移動的道具銀色大球,此空間也是演員進場前的過渡,中間部份貫徹始終成為演出的視覺重點;觀眾席的安排卻分佈在整個長形結構的邊緣,當目光聚焦在舞台的中部位置時,演員的一舉一動毫無遮掩地被注視,像是一個個實驗試管裡被研製的“物件”,被重覆塑造、解構至面容模糊,身份終究難辨,這也正正在回應作品的主題。

同時,這樣的舞台與文本對演員的表現力也是一場挑戰,儘管玻璃隔幕的存在可以有分幕的作用,然而這種層疊的方法也是非常透明,事實上還是全暴露於觀眾的視線裡,可以看到中場以後,部份演員在體力上已出現透支,此外,在多次相似的角色轉換手法以後,張力也遞減,至劇終時,整齣劇作陷入一種略為疲累的狀態。



節目名稱:《醜男子》
演出場次:2013/11/30 20:00
演出地點:前進進牛棚劇場

2013/12/6

11.24 每週藝穗擂台陣(摘要 3): 《獨舞/雙人舞展》、《其實我們》

日期:2013.11.24  
時間:14:00-16:00
地點:連勝街no.47 藝文空間-澳門劇場圖書室

發言人  : 劉竹晴(台) 、 黃佩蔚(台)、梁倩瑜(澳)、WING(港)、喬亞(澳)、小西(港)、一諾(港)、曲飛(港)


《獨舞/雙人舞展》

劉竹晴︰普遍看舞者沒有很夠資深的感覺,尤其場地跟觀眾非常近的,所以我覺得去表演者的挑戰是很大,第一隻舞其實很有趣,但表演者不夠,整體而言我覺得動作的設計上沒有給我太多的驚喜,沒有太大膽太突破的感覺,有一個很街舞風紅髮的女生,他一直頂那個枕頭,我一直以為他會做更多的東西,但都沒有,然後就離開了,之後那一隻我也待期會有甚麼不同動作,結果也沒有,最後一隻是有用道具,畫面是漂亮的,可是也覺得設計更多變化,沒有音樂那一隻,我覺得是所有表演者內裡身體最有特色的,最能看出他的身體風格,另外一隻男生的,也好像沒有一個正式的結尾一樣,但整個結構是裡面比較完整的。
坐在我旁邊有兩個好像是高中的女生,不停說話好像即時轉播的︰現在是誰,現在是誰,那一類的,他們的樣都是亮的,其實我的餘光會感受到。
演出中間有人在用紅外線拍照,演出之後有小朋友到舞台上拍照,我覺得蠻奇特的。相對於在台北看演出,台北會比較嚴謹一點,跟創作這一件事。
我覺得這次主要是獨舞,除了第一隻雖然是兩個人,但多數都是分開跳的,這次對創作者挑戰性是蠻大的,其實群舞是比較能營造一個畫面,跟你要說的東西是比較容易特顯,如果是個人的話跟觀眾又那麼近,那個壓力很大,如果你不夠亮眼的話,你就很容易消失。


黃佩蔚︰我覺得每個段落都好像是第一次,好像每一個作品都有他的可發展變成一隻完整的作品,我都是期待,期待這個作品之後的發展。
張楚誠的作品是最完整的,聽說這個作品不是第一次演出,我覺得同一個作品在不同空間演要修正的地方必須很多,你第一次演出在連勝街no47藝文空間,在那個地方我大概想像到整個演出,我想第一次的完整度也許比這次要高,因為這次整個空間拉大了,那個位置沒有處理得很好,現在有點忙碌的在走路,走路的聲音又不小心的大了一點,後來我了解了一下那個文本,當中火柴跟這個文字的關係是很重要的,火柴那段有點可惜,他不夠搶眼,可能用力一點多一點更好,希望有機會可以更完整一些些。

梁倩瑜︰剛才大家都說了很多,我都覺得每一隻舞的完整度都不是很夠,突然間結束,不是很完整,我看到很多時候是一種狀態,一種好糾結的狀態,不知道是否人生經驗有關呢?那麼多隻舞結合一起對觀眾來說是蠻累的,因為大家的狀態是相似的,狀態都是年青人那種迷網,不知是否都是年青人的問題,還是社會的狀態讓他們成這樣。


WING︰六個獨立的作品,過場可否做點東西,如打投影說明這舞作的名字,有些舞作中黑燈有人拍手就以為完了,但其實並未完,所以是否可做一些讓作品之間清楚一點,可能有幫助,而不用每一次都亮燈,因為亮燈就看到有人收拾場地,可能打投影也比亮觀眾燈好。
地上火柴盒在地上沒有人收,最後一場那個女生踢走火柴盒,我覺得會影響最後的演出。

小西︰整體印象很短,編舞本身的背景看到很不同,第一個又是這樣,又是文化上對一個人的束縛的一個作品,第二個舞者平日跳街舞的,好像平常悶到爆的狀態,但他怎樣用他的背景,再可發掘多一些,現在還看不到,實在太短了,第三個實在太短,我看完都忘了。Disconnect我覺得是整晚作品中最完整的,但對我來說似曾相識。

《其實我們》

一諾︰他比較像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感覺, 12個年青人其中11個他們背部都有紋身,有一幕我印象很深刻,他們做了一個紋身展覧,全場黑的,其中一個拿著電筒出來,11個人在舞台上,沒有穿衣服只有紋身在,那個人用電筒一一在照,在說紋身背後的意義,俗世都覺得紋身是不好的,或者是有背景的,或者是黑社會......但同時這也是他們不想抹走的標記,整個演出有很多不同戲劇性的編排,其實整個演出很豐富,裡面有很多元素,其中有舞獅,演員在演出舞獅的過程述說出他以前經歴。那群年青人都不是職業演員,可能演釋上走舞台的技巧上不是很熟,但我覺得他真正成功的地方不是就這樣放一個戲出來演出,真的通過戲劇做到生命教育這東西,帶這群年青人去找回自已的人生,去重新反思,到尾聲時有與觀眾溝交通。導演方面,有兩場全黑的,所有年青都站著去說出他們年輕是做過了甚麼,其實並不知道是誰在說,那種感覺是你閉上眼睛去說一些你從來都不會跟人說的事,差不多最後一場是全台黑的只有觀眾席亮,給觀眾跟這些年青人對話或分享,我猜不到整件事可以赤裸到這個地步,自我是很沒有保留的,可能都經歴了很多工作坊,我覺得就算一個演技好好的演員,將自已描寫到這個地步都不容易,對台上的對台下的都是一個得著。

梁倩瑜︰我覺得吸引的是很真,他的真實並不是很說教,他真的直接說︰對,我沒有甚麼夢想,社會真的很殘酷。他們所說的,對身為觀眾來說,都不可否認我們都是在一個共同環境下生活的人,雖然他們曾經在生命中有明顯的傷痕,但這樣都是社會造成的,說到自已的身世時都有說到家中的人,或者被離棄,或者父母離異,在街遊盪而做成某些傷痕,這樣說到底都是社會的問題,而我們共同在這個城市生活,也沒有辦法避開這些事情,只是他們在站上舞台成為一個表述者,而我們坐在下面聽著,但大家不同的傷痕都是存在,他們可能很明顯,但我們同樣是的,所以感動之處是我們是共同經歴一件事,他們的坦白讓我們很感動。

黃佩蔚︰因為我聽不懂廣東話,我很想知道他們說甚麼的。在看這個戲讓我想到台灣去年有一部電影叫《陣頭》,是講台灣的一個團叫“九天”,台灣有這一個文化,一些團吸收小孩子當幫派,九天也是用這個方法,本來要去幫派的小朋友,你來我們這裡我就教你打鼓,教你舞龍舞獅,用這個方式讓他們走回正路。最後這個團真的能踏上國際舞台,去了國家劇院演出,這個真人真事的故事改編了電影叫《陣頭》。昨天看了畫面很清楚,尤其第一個就是舞獅,真的好像是他的故事,這次藝穗節看了很多關係個人的歴史,我覺得這是一個蠻特別的巧合。
前面大家打架很火爆,但是可能大家都變好,好像打不出來,可能後台太短,他們拿椅子出去的時候就停下來,如果要切掉甚麼東西,我會覺得是大合唱的那裡,這樣會更戲劇性,現在變得有點工作坊的呈現。第一幕觀眾進來,他們都坐在舞台上,這一幕其實好看的,他們其實是夠專注的,讓人很好期他們會做甚麼。影像我覺得有點可惜,可能太想成為一個發表會,所以影像要打字幕,還有誰誰誰製作,如果把這些拿掉可能會好一點。

劉竹晴︰我覺得澳門的觀眾很溫暖很多回饋,大家都很踴躍發言,在台北大家都會冷冷的。昨天演出蠻溫心的,雖然很多東西都聽不太懂,情節鋪排很豐富,本來我以為演員會出來每一個人講十分鐘之類的,但他的結構是很完整的,很清楚帶進他們要說的東西。

曲飛︰來澳門看很多節目都很好的,很有質量,我覺得澳門藝穗節要走下去的話,在宣傳上要推動,要有媒體和新媒體的運用,我覺得香港的朋友喜歡劇場的話,這些劇碼都會過來看的,我不知道原來上海碩士班的學生有這樣的一個戲,如果我知道我一定會來看的,因為我很想看看現在上海學生的質地是怎樣,他們現在在做甚麼,我覺得澳門政府在宣傳上要給力,我看了大概四個演出,有台灣、日本、兩個澳門的作品,我比較關心的澳門的作品,因為台灣跟日本都會在其他地方看到,澳門方面我上次看過《水岸街童》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單純跟美麗的一個演出,而昨天看的《其實我們》我覺得是一個非常赤祼的演出,因為我在香港也有接觸邊緣青年,幫他們通過藝術去了解自己,主要是主流的學校不能吸納他們,他們沒有資格去坐牢,就在中間。香港有些這樣的學校,我就是去學校接觸這些學生,昨天的演出我身為評論來說並不容易,你要讓那群叫做“演員”的人願意跟你聊天,這個是很困難的,因為在我的工作經驗中,他願意跟你說他的故事,基本上導演或者導師要用很多力氣,或者建立一個很好的信任,建立一個關係讓他們相信你,就會把他的故事跟你分享,這十二個演員在劇場裡面,我一進去看到他們已坐著正面看著觀眾,那張力我覺得已經很好很高的層次,跟著他們的表演就可以用技巧去評論他們,因為他們很願意用他們懂的東西跟觀眾分享,甚至把自已走過的路願意跟大家分享。他們去問觀眾有甚麼可以互動的時候,開始時觀眾是沒有聲音的,即使現在有五個觀眾回應,這五個觀眾都是認識他們的,或者在這中心走出來的人,一般的觀眾我們這些一般的觀眾沒有勇氣跟他們分享,其實這件事我才覺得有趣,當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裡,我們給他感動了,我們給他們影響了,那一般的觀眾是否願意把自已的故事,或者自已的東西跟他們溝通呢?可能大家暫時沒有走到這一步,這個就能看到這個關係是很有趣的,因為所謂“正常人”所以謂“知識份子”所謂“主流的人”他們都沒有那種勇氣走出來跟他們說我們是怎樣的,導演是聰明的,最後十二個人去回應澳門這個社會是甚麼,大部份的人都覺得很黑暗,我覺得他正視這個問題,然後《水岸街童》一樣,我越來越喜歡澳門人,他們不會像香港的情況,有一種很大的對抗或者控訴,他們知道問題在,他們希望用時間換取空間慢慢去解決這個問題,不只是說社會的問題,他們面對社會的問題後他們不會有很大的控訴,堅持自已想走回正軌,我覺得這個是值得欣賞的,當最後大家說自已的夢想或自已的看法的時候,這個是赤裸裸的生命影响生命,我覺得這個演出是好的,我亦希望政府一路走下去,過往都很少這樣的演出,可以多一點。我覺得最後分享的部份很重要,因為他們有很大的欲望,我已把靈給你看,你們快點給我一些東西,但最終一般觀眾把自已關起來,可覺得是有點可惜,我會覺得整件事是美麗,我們看到信、望、愛的東西在,但沒有刻意的傳福音,這是我最欣賞的,雖然我沒有宗教背景的,但他們是有的,到最後他們是可以唱一首贙頌主的歌曲,他們是可以做的,他們沒有去做這個東西,完整的說生命與宗教是兩回事,這是我欣賞的。


11.24 每週藝穗擂台陣(摘要 2): 《鄭和的後代》、《生.機》

11.24 每週藝穗擂台陣(摘要 1): 《與路奶奶的一席話》、《氹氹轉.跟著繪本去散步》、藝術候鳥聯盟

11.24 每週藝穗擂台陣(摘要 2): 《鄭和的後代》、《生.機》

日期:2013.11.24  
時間:14:00-16:00
地點:連勝街no.47 藝文空間-澳門劇場圖書室

發言人:糊塗(澳)、劉竹晴(台) 、 黃佩蔚(台)、WING(港)、喬亞(澳)、雅詩(澳)、小西(港)
《鄭和的後代》

糊塗︰這是一個值得看的演出,但沒有人去看,關於身份及主體性的問題,一些缺失或者話語權的缺失,整個演出對我來說是艱深的,這個劇本借助鄭和這個人物說一些比較大的事情,通過六位演員的肢體演出,很多抽象的東西,有很多要去聯想的,並不是一個容易入口的演出,我反而很有興趣看看以前的版本是怎樣處理的。
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是一個上海的團體,用了一個新加坡的劇本,這次在澳門演出,由創作者到呈現者到受眾都是一個比較邊緣的族群,新加坡好像跟澳門類似,有些有趣的地方他們想說的。

劉竹晴︰我不熟悉這個文本,但在呈現上演員們很厲害,他們是用聲音跟肢體去呈現很多畫面跟片段,我覺得他們是很流暢的,我是蠻佩服演出的部份。

黃佩蔚︰他們在找自我的身份認同,對一個男人有多重要,但是我們坐的位置實在是太不對了,因為就在音箱旁邊,可能是技術問題,音樂大到我跟本聽不到演員在說甚麼,演員的口條應該是非常好的。我在台灣看過是小劇場學校的,他們也是觀眾分成四區,但是這四區是在中間的,演員在觀眾周圍演的,他的宣傳是聽見全貎可看見片段,因為你只可以坐在一區,所以你只可以看到這一區看到的東西,因為很近所以你可以聽到後面的人在演甚麼,我覺得這個《鄭和的後代》的切割也很有趣,因為你也必須左右的去看他們在做甚麼。


《生.機》

WING︰整個演出在 盧廉若公園 以現代舞表達,觀眾由兩位演員帶著好像遊花園的,有點像一個流動劇場,中間可能有兩三個點停留一下看他們演出,其實他開始派的場刊已說了整個演出在說甚麼,我比較想看他怎樣說這個故事,和怎樣用這環境去講,打開幕我以為他們會帶我到一個位,原來一進去演出就已經開始了,你會看到有一些演員用保鮮紙包著自已在石頭上,模仿動物的動作,看著你。我比較想說的是轉變,其實他都是在說 復活、改變、潔淨,有點宗教性,但與宗教又有些予盾。他的轉變就如他的動作,開始時他未潔淨,有如動物一樣在爬行,或者對其他演員投以敵視的目光,有些高低的層次不是很和平的,沒有秩序的感覺,其中有三位演出者在一石頭上,一直沒有動,直至他們破保鮮紙而出,這個動作應該想呈現一個重生。
我看到母親重生,音樂的轉變180度的,一個不是很平靜的畫面轉到一個很感性的畫面,如母親的愛感染孩子,那個音樂幫了很多,但同時我覺得音樂有點過火,不用那麼明顯的轉,我看到那位演員重生的表情,一路帶著演員變得很和平的互動,我已經可以看到,音樂就不用那麼煸情,我比較喜歡肢體語言跟我說多於音樂。到用清水潔淨,他們重生後會帶其他演員及觀眾到另一個位置,用水做潔淨的動作,本來身上有泥土及沙在身上,應該說是他們沒有衣服穿的,但他們用皮膚顏色的衣服抱著自已,潔淨完就有一些顏色的衣服穿,這個是另一個轉變,之前是音樂的轉變,現在是身體潔淨的轉變,沒有衣服到有衣服的轉變,最後他們就帶我們到一個很大的空間,跳舞唱歌,我自已感受那個變,是從石頭一個很天然的地方,到一個人建築出來的地方,這是一個轉變,同時在公園一個比較黑暗的空間到一個很光的地方,這個我覺得最好,利用了公園空間的光與暗,這個是第四個轉變,整個演出都是關於轉變,呈現技巧是不錯的,最後我自已覺得奇怪是有現場龬琴演奏,和有位演員去唱歌,那個我不是太懂,為何不是播出來,而是要現場呢?
最後有一個問題在我的腦袋裡面,觀眾跟著他們流動,在他編這個演出時,觀眾是否戲的一部份,他們帶著觀眾行一個圈,觀眾是觀眾,還是跟著你一起演這個戲呢?這是我一個問號。
他們想說沒有穿衣服,所以用了皮膚色衣服,男生也一樣,所以你是看不到乳頭的,這群人沒有穿衣服,他們的動作是破繭而出的呈現重生,我覺得可用白色的東西去蓋著身體,這樣就比較明顯一點,從沒有穿衣服到穿衣服,有穿衣服到沒有穿衣服是潔淨,但聖經來說由沒有穿衣服到穿衣服是墮落,因為大家看到大家的身體很尷尬的,聖經用男性帶領重生耶穌是男性,而這裡是女性這個又是相反的,看到這些很有趣,因為很多東西都是相反的。
我覺得照相的朋友數目實在太多,開始的時候我以為他們是工作,原來不是,其實真的有影響到看演出的過程。


喬亞︰其實我覺得宗教並不一定是聖經,宗教都有很多種類,可能音樂比較偏向宗教儀式,但並不是指聖經發生<創世紀>的故事,如大地之母母親的型象都可以是,穿衣服可能是人類進入文明這一類的。我覺得那個環境是否真的那麼影响,在石上表演,及在比較窄的路上,有假山做成的小路上,我覺得選擇另一個地方是可以做另一個效果出來的,還是他們想呈現東西方,因為演員除了葡國舞者外,還有本地的人參與,是否加起來所以才選擇這個場地,最後到那個空間是特別中式的,那種衝撀是很大的,做了很多儀式上的東西,在潔淨前他在人群上行,這個都很有象徵性,有女權的感覺。

劉竹晴︰其實我蠻享受這個觀看過程,我好像是通過演出去認識這個地方,我很喜歡那個光頭拿杖的男生,跟他們在石頭上那種感覺非常好,我覺得表演者有好奇、野性、害怕的感覺,他們身上有白粉就好像從石頭出來的感覺,那個混亂情況,之後看了節目單我覺得混亂也是演出的需要,而演出有即興成份,所以推開觀眾這件事也很奇怪,他們從沒有穿衣服到穿衣服,我沒有想到那麼多,我只覺得他們從一個原始的地方到凡間,那個女皇那個石中的精靈,他站著與其他舞者對舞,我覺得他的氣勢很高,大家都跟著他做鏡向的動作,我蠻喜歡的,跟著就踏著背到另一邊,然後就到大空間,其實我也蠻喜歡現場音樂,因為感覺一切都是活的,到了那邊就好像有凡間的感覺大家都一起跳舞,整個的氛圍我覺得很好,可能那時觀眾也太累了,所以也安靜的看演出,那時也有一種世界大同的感覺。

黃佩蔚︰我喜歡的段落,就是演出前的打鑼聲出來,那個拿杖的演員邀請大家進去,那個演員沒有出聲音,他是用動作想引導大家。的確他們用這個空間用得蠻好,我自已覺得就是燈太多,沒有辦法聚焦在演員身上,這可能也是沒有辦法解決的事情,那個保鮮紙我覺得太少了,我不小心看了一段,那時大地之母準備他的段落,他不停的用保鮮紙蓋著自已,因為保鮮紙不夠,他要做出破繭而出的動作,所以就一直想再包著自已,可能是找不到適合的材料,所以出現這個情況。現場音樂我也蠻喜歡,尤其那個吟唱,真的有感覺。

雅詩︰他們本身在葡國也有做一些環境劇場的演出,所以他給了幾個給大會選擇,大會選擇了這個,是在水池做的,演出單位也不斷要求要水池,但大會一路都沒有時間去幫他們找,最後叫他們自已去找一個你熟識的公園,於是就選擇了盧九公園,因為這個團之前來澳時去過這個公園,唯有選擇一個他自已去過的地方,來到才立即決定那個演區。為何是女皇,最初的時候那個重生是想找一個小孩,他在澳門找不到一個小孩可以演。

小西︰我並不是第一次在盧九看演出,之前是曹誠淵最新的舞團﹣北京雷動現代舞團,我覺得經驗是有趣的,在同一地方,兩個不同經驗及不同背景的編舞,相當不同的,環境劇場ABC,都是分三類,空間的物理空間,那裡有個亭有石頭,另外空間是一個意象式的層面,三是那個地方的歴史,看兩個創作人選擇哪一層去用,曹誠淵用盧九是以這個公園像《紅樓夢》內那個大觀園的花園,很明顯他除了用物理空間還用了意象的那一層。而《生。機》其實他是把這個空間中性化了,他主要用那個物理空間,雅詩提供了那個資料後,印證了我一個想法,在看曹誠淵的作品時,他們有人躲在假山後面,而且也發展很多這部份,但這次在這部份的處理很快就完了,那一次看由入口到演出的區域用多很長時間,很明顯他是想了在中間要發生一些事情,才到那個演出,但現在引導的人很快想帶到那幾個重要演出地點,開始時躲在假山石,是個過場,我覺得沒有好跟不好,這只是一個分別。《生‧機》真的開始,是在中間三個演員在石頭上那部份,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有點老土的, 像新紀元宇宙大爆炸,聖母出來求這大地,破壞這世界就是男人,男人出來時動作充滿張力,聖母一出場大家就哭,慢慢看的時候是有一點感動,因為夠簡單,純粹的一個舞蹈。最後一部分在大亭內,曹誠淵那次觀眾是坐在外面,因為下著下雨演員在裡面跳舞,這次的演出是演出者在外面的位置走一圈再走進去,他很清楚運用這個主體做一些東西,最後主要是轉的動作,有開派對的感覺,後半部份我覺得比較豐富一些。
我同意亞WING的說法,音樂是有OVER,OVER的意思是甚麼,重生時候的音樂有小孩子的聲音,他用的音樂很煽情,創新一定有小孩,除了音浪很強之外,象徵的層面太出,其實我覺得那個位置的形體象徵已經很突出,水的那個真的太少水了,如果真的有水池跳下去,真的玩水池的效果,效果會差很多。
我發覺內面有一些本地的舞者,他們的技術程度很不同,其中一個比較壯的男生,比起其他的女生很不同,那些小孩好像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我覺得是好看的,但每一個事情都欠了一點點。


11.24 每週藝穗擂台陣(摘要 1): 《與路奶奶的一席話》、《氹氹轉--跟著繪本去散步》、藝術候鳥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