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9/23

獨演小劇場:《Nice to Meet You》、《不夢》劇評(1)

走進情緒的盒子
文/梁倩瑜

(劇照由夢劇社提供)
(劇照由夢劇社提供)

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已不是即時的評論,而是經過了一個多星期,其中參加了台北藝穗節的看戲大隊以後,帶着遲交稿的內疚心理寫下的。廿四小時內三百字的即時評論已是有所訓練了,可是關於看完這部戲以後寫不下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可以說的並不是技巧的方面,而是創作者的心理狀態。他帶領我們走進了一個充滿個人情緒的盒子裡,時間才可以讓我們抽離,以較客觀的角度去重看這個創作。

從兩個作品中,可見年青創作者不甘於純敍事的方式,嘗試通過隱喻及想像的方法去述說回憶和存在等深刻的主題,從中可以感受得到創作者對主題思考具有獨到的切入點。儘管《Nice to Meet You》中演員的肢體訓練和多角扮演的技巧還有提高的空間,然而故事在內容上是有驚喜的,具備讓人向深處再挖掘的可能,這是可喜的地方,不過大頭佛鮮明的視覺形象搶奪了戲在故事上的重點,但如果捨去大頭佛作為道具,演員的演繹功力似乎不能帶出角色的層次感,故在表現的方式上還是值得商榷的;《不夢》中哈姆雷特虛實的處理經過了創作者用心的構思,從演繹的方式來說,多種演繹技巧和多媒體的運用使場景間具有張力,觀眾是期待看到下一幕的變化的,然而,隨著劇情的推進,觀眾也像是跟角色一樣陷入了困惑的狀況中動彈不得,並沒有找到出口,直到角色回到現實中時,觀眾最終也被抛回散場了的劇場內,置於一個沒有互相理解的位置,我不禁發問:這是創作者所預期的嗎?不過我確實感覺疲累了,可能觀演雙方都過份認真了。

我常常覺得,不少人沉醉於創作的原因,是因為創作以外的世界,他們沒法好好處理,而創作卻給了他們構建理想世界的空間,非常珍視的空間。我不會不認同這個作品的可觀程度,也由衷地期待創作者以後的作品,不過現時的版本仍然存在不少自說自話的部份,比較像文學作品的質地,當放在劇場的呈現時,是否可以充份與觀眾產生互動與溝通呢?而創作者是否希望藉着溝通來解決他心中的不惑,共同去保護這個他親手營造的空間呢?我現在看到的,是一個比較殘破不全的劇場作品,很真實地反映了創作者的內心。

謝幕以後,觀眾可以輕易地脫離這種困境,而留待創作者面對的,還是很多。



觀看場次:2013.08.31 20:00
觀看地點:曉角實驗室

第24屆澳門藝術節劇評

請看
http://reviews-24fam.blogspot.com/

「第24屆澳門藝術節」於五月三日正式開幕,除本地創作外,也有包括來自中國內地、葡萄牙、英國、法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以色列、台灣、越南及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地區的當代舞蹈、多媒體、傳統京劇、兒童影偶戲、光影藝術、傳統書畫展覽等。
好節目也要好賞、析,澳門劇場文化學會邀請澳門、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地劇評人、創作者撰寫十多篇導賞文章,並於藝術節舉行期間聯同台灣藝評人于善祿、周伶芝、吳思鋒,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的小西、陳國慧、鄧正健、陳瑋鑫,澳門「新銳劇評培訓計劃」導師及學員,共同駐節觀察,書寫藝評,與眾同賞,節外生思。


各駐節短評及文章將於http://reviews-24fam.blogspot.com/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