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科學,宣傳和閱讀得失
文/鍾世傑
英國劇作家Michael Frayn的作品《哥本哈根》,從已故的兩位科學家之亡靈,追憶生前,在二戰時於哥本哈根的一次會面,從師父師母和學生的情誼,以至戰時師徒國族身份之間帶來的矛盾,在研製原子彈的關鍵細節上,所負上的道德責任問題,歷史的審視,最終歸於人性,還是人內心的不確定性,人性深處的陰暗面等方面的探討。
是次重演製作,舞台和觀眾席的設置,保留了2012年演出版本,以演區在中間,兩邊觀眾席相對的安排(當年開三邊觀眾席,如三角形圍繞演區)。演區設計以戰時曾遭炮轟過的地面遺跡,兩邊垂釣著幼長的薄鏡片,從觀眾席看來,營造出時刻反射著劇場的其他角落、角色的背面、對面觀眾的坐姿等,跟劇本角色多次回憶會面之談,以不同角度審視過去之事,亦比較一致。
在處理劇本中大量的科學爭論,物理學上理論的詮釋等,演員圍繞演區打圈走動,如台詞中粒子的運行軌跡,時而變速,或與對手角色的近遠,快速飛逝科學論述的台詞,以緊握言語中所爭辯的行動,節奏相當鮮明的處理等,無論為演員本身和觀眾,避免陷入學術上難以理解的困難,而掌握著,角色相互揭穿內心所想的可能,探討和回歸到人物關係的焦點,為相當聰明的處理方法,亦比2012年的版本,各個角色和導演詮釋的表現手法上更為細緻和進步。
從Michael Frayn的作品《哥本哈根》在歐洲中受到的重視和普及演出,作品從另一角度去理解納粹時期的德國人,或似乎為納粹效勞的科學家海森堡的內心世界,當然海森堡也足以代表著某個界別甚至戰時一部份德國人,在面對國家和侵略者身份的矛盾。
對本地觀眾來說,在這段並不普及的歷史故事,遺憾劇組未有在場刊上,以及在演前的宣傳和形象佈局中有更多的介紹,只有劇場門口牆身壁報有數千文字的詳述。當然,觀眾各自有興趣可看戲後,自行網上細閱有關事件,但卻在即時的觀賞經驗上,失去了在講導演處理和演員以外,對演出其他的延伸思考,並未可即時對演員在處理身份,和對劇作審視歷史所含的意義,有層次的體會。
演出團體:小城實驗劇團
劇目:《哥本哈根》
場次:2014年10月23日晚上八點
演出場地:自家劇場
劇照來源:小城實驗劇團網站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