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30

11.24 每週藝穗擂台陣(摘要1): 《與路奶奶的一席話》、《氹氹轉.跟著繪本去散步》、藝術候鳥聯盟

日期:2013.11.24  
時間:14:00-16:00
地點:連勝街no.47 藝文空間-澳門劇場圖書室

發言人:梁倩瑜() 黃佩蔚()、馬克()、雅詩()、鄭冬()、喬亞()



《與路奶奶的一席話》

梁倩瑜︰「路奶奶」指一個舞蹈家Lucinda Childs,我看的是校園場在一間中學內的綜合運動場看的,我們與學生一起看的。對我最大的感受,因為是校園場,所以我好奇當這些藝術節目進入校園的情況會如何?我中學的時期,文化局、教青局都會安排一些藝術節目進入校園,也會在運動場進行一些節目,那時的引導性不多,開始的時候只知道舞蹈的名稱,看了一些舞蹈或話劇演出就算了,這也是十年前的事,今次我參加藝穗節成為成年人再參與這種節目,我發覺他們的方法也差不多,沒有一些引導性的導賞,大家都好像體育課一樣排好隊,不可發問不可有聲音,看完演出就會安排兩個學生代表,要說英文的,因為那兩個同學都能說英文,首先已安排好問題,最後都會安排兩個學生在問,演員回答後大家就拍手,如果真的要安排藝術節目進校園,應該要怎樣做?學生可以得到甚麼呢?這個節目讓我多想的是這個方面。
其實他們的翻釋都是有問題,可能是即時找的,有些重要的字是沒有翻出來,所以安排上是有一種混亂的狀態。

馬克︰我是看第一場,我看的那一場有導賞的,他們嘗試去做這件事情,但他並不清楚那個節目想做些甚麼,如果你真的需要做導賞的話,你是否要了解清楚作品本身內面的含意呢?所以進去的時候,我覺得情緒有點被影响,我進去看的時候很空曠,很簡單的動作,是以編排方式,不是以動作為主,那個空間感讓我很驚訝,他們的走步聲而且在沒有很多人的情況下,整個空間在震動,讓舞蹈表達的更強烈,可能我們那場只有十多人。

雅詩︰我覺得很好看,如果說當代舞編舞來說,他是postmodern dance,在澳門真的很少這種形式的舞蹈,我覺得很值得看,但宣傳是一個大問題,節目名稱我一直都不知道是甚麼,直至打開英文才知道是“Dialogue with Lucinda”,我開始時並不知道「路奶奶」是誰。要跳其實並不容易,他們要保特一直徑的走動,他們的頭腦一定要很清晰,愈簡單愈困難,我很驚訝他完全不像一個藝穗的節目,真的是現代舞周的一個節目,我們看那場觀眾只有十多人真的很可惜。

黃佩蔚︰我們是看第二場「學生場」,這個空間很對這個作品的味道,他們是灰色系的,沒有顏色的在跑動。他們在台灣對舞蹈界都是一個不一樣的東西。對學生而言,我想之前應做一系列的活動,可能有個一個工作坊,或者找對的人來,之後會有一個更延伸的研討,更完整一點,他的影响力可能會大的一點,不然只有「好漂亮的舞者」大家看完就沒有了。


《氹氹轉.跟著繪本去散步》

梁倩瑜︰這其實是一個繪本的出版計劃,之前就聚了一群想出版繪本的人,這已是一年多前的事,大家開會,說說自已想做的故事,文字故事或者是畫畫的故事,其中只有一本出版了,所以這次在FRINGE把自己的初稿或故事的雛型畫成圖畫,用散佈的形式選擇了澳門十一個地點,希望觀眾可順著畫作的所在點去看,從早到晚去看的,按故事內容而安排地點。在這計劃來說是鼓勵的,本土出版確實是比較少,但我覺得這比較像一個前奏,有些作品可能只有兩幅,所以很容易被空間吃了,看不到,我希望這活動可宣傳得廣範一點,因為澳門人本身都知道那些地點在那裡,都不會很想跟著這路線走,如果其他朋友可順著他的路線走都很有趣的,他的風景可能是這個展覧的重點。

鄭冬︰那些地方是大家熟識的地方,很多人會想經過才順道進去看,不會順著那條路線,那本小書我覺得不會引起大家順著那條路線去看。宣傳上小冊子是吸引的,這是很熟的路,但無論你走多少遍都會有不同的發現和新鮮的發現。我喜歡的。



藝術候鳥聯盟的六個作品演出

黃佩蔚︰我看的是氹仔消房局前的,最後卻改在旁邊的官也街,我們看的是《樹人》、《瑪麗斯漫遊記》,《樹人》其實是人個穿了踩高蹺的樹人,從官也街慢慢走過,會停下來跟遊客玩一下,到了店邊就跟店內的人互動一下,一路走到底再走回去,另外一個是《瑪麗漫遊記》瑪麗就是一個偶,他有一個穿黑衣服的操偶師,開始的時候他坐一個推著手推車的人的手推車上,最後到了他的店門口,跟店員互動一下,唱了一段法國民謠,跟那個店員互動了很久,那一段是好看的,接下來他到處找可能的機會跟可能的觀眾做互動,後來有一段他跟一個老先生遇上,老生先就跟他說話,一路看下來,我覺得有點可惜的是他們的重量有點被分散,現在他們分散在人群當中,可能沒有導演,沒有劇情,他只是走出來,走出來要做甚麼?如果旁邊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他們就變得好孤單,就會變得很薄弱,他們在等事情發生,他們沒有辦法建立一個劇情,讓觀眾留下來,觀眾看一看就走了。

喬亞︰我看那一場是最後一場,有三個演出《只見藍光》、《瑪麗斯漫遊記》、《老頭》,本來是《裙下之臣》最後他就把這個換成了《只見藍光》,不知道為甚麼完全沒有解釋。
演出六點開始我五點四十五分到了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到達後甚麼指示都沒有,我在公園裡走了一圈大概十五分鐘,我致就電工作人員確定這裡是否有演出,我問了保安他們都不知道這裡會有演出,後來他們很神秘的出來了,發現很孤獨的瑪麗斯,旁邊有一個工作人員,後來我知道那個工作人員跟本不知道公園的路怎樣走,結果那個操偶師也迷路了,那個公園那時候比較多跑步的人,可能我是第一個跟他說話的人,我問他你要做甚麼,他說我要找一個“man of  life”的人,他要找一個男人跟她互動,除我之外她基本上沒有跟女人說話,一直去找男人,開始時一直用英語說話,但都沒有人有反應,因為大部份都是老人家,大家聽不懂他說甚麼,後來我跟那個工作人員很努力的幫他翻釋,有些人很生氣,有人說︰請你們把他帶走。他們的互動就是等事情發生,如果有人跟他互動他就會唱個歌跳個舞或者做點甚麼的,如果觀眾只是看了偶沒有反應的,操偶師也覺得很無趣就自已走。《只見藍光》在燒烤區表演,繞了一圈就走了,跟人拍拍照甚麼都沒有做。最後《老頭》也是在燒烤區跟觀眾拍照,說了兩句話甚麼事情沒做,就走了。《只見藍光》好像有一個導演在一直看著他們做甚麼,演員們最後走到水池,在水池旁放那些氣球,我想他們要想表達一些甚麼的,可能是和平甚麼的。可能他們其他的場次會比較好吧,因為這個是完全沒有遊客,只有居民的環境,就比較沒有效果。
其實我是特別選擇去這個公園看的,因為之前也不多演出在這個公園發生,本來我以為會在廣場上有比較密集的演出,但現在太分散了,最後兩個節目也只在燒烤區。

黃佩蔚︰在台北的話,必須寫得很清楚等一下有甚麼演出,必須讓更多人知道,這是行政的工作,很早就有工作人員派宣傳單。


11.17 每週藝穗擂台陣(摘要 4 ): 《美味型男》

日期: 2013.11.17  
時間: 15:00-17:00
地點: 連勝街no.47 藝文空間-澳門劇場圖書室

發言人   嘉霖 ()BECKY ()YAN ()SELINA ()WINNIE () 、潘淑盈()、黃佩蔚()、曲飛 ()




圖片來源:澳門城市藝穗節官方網站

嘉霖︰我很榮幸可在小劇場上看到他的作品,因為他的感染力很大,他把那種煮菜的色香味和他媽媽的關係可結合出來,如果說《水岸街童》是想分享故事的話,《美味型男》嘗試去打動觀眾相信一些事情,而其中戲裡有透露同性戀的問題,這是他想進一步去打動,我是被打動了,故事來說有點長,尤其關於他哥哥的,他哥哥比重上不夠他跟他媽媽之間的關係,我覺得他與他媽媽之間已很充夠說這個故事,但是他的演釋及他的技巧我覺得很厲害。

WINNIE︰我覺得他的技巧很厲害,其中他一身飾兩角,他媽媽跟他自己,技巧很高,而且是讓人信服的,但那一段落有點長。

嘉霖︰我反而覺得媽媽一出場的那段有點多,後來還好。

WINNIE︰剛才嘉霖所說哥哥那部份點奇怪,無論同性戀這個話題和哥哥都沒有鋪排過就出現。


樂怡︰我想補一下,其實他哥哥開始的時候,我並不覺得他存在,在中間突然存在,又突然死了,角色的存在是否為了糾結那一點,他沒有鋪排亦沒有說出他的個性是怎樣的,只好為了說他與他媽媽決裂的點,其實他跟他媽媽的決裂因為他有同性戀傾向就已經很清楚、很足夠。

YAN︰還有紅蘿蔔及白蘿蔔的事,讓我覺得很奇怪,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白蘿蔔是哥哥,他是紅蘿蔔還有其他白蘿蔔,他又用一個五歲的小朋友去說出這故事,紅白蘿蔔他用了很多,我努力的想他用紅白蘿蔔來表達甚麼?可他想表達他是比較特別,與其他人不同的,還是甚麼呢?我不明白,也讓我很困惑,雖然他的演技是無法挑剔,台詞與動作的轉換流暢,但他的結構及意涵讓我很困惑,我需要很認真的去想他與他哥的關係跟同性戀這件事,故事的背後想跟我們說甚麼,我相信我要再好好去想,或者再討論,才知道是甚麼?

潘淑盈︰看完之後覺得他在台灣紅是有原因的,因為他裡面的元素,台灣人真的會很喜歡,包括他所說的「媽媽味」,是因為餐廳都吹捧那個媽媽味,台灣人會很受落的,而且他用的技巧也是用了很多電視劇的元素,他們說的,我大概都了解,因為自己也在台灣生活過,內容上就沒有大家說得那麼好,燒蘿蔔那段,我覺得很恐佈一個五歲的小朋友說一個這樣的故事,之前都會想是否紅蘿蔔跟白蘿蔔是在能力上的區別,或者一個小眾與大眾的分別,我當初是想是否弟弟煮菜很有潛質,哥哥就很有心想教媽媽,但無論怎樣做都教不了弟弟,這麼單純,原來不是,再看回評論哥哥的火災是自殺來的,戲內面沒有直接說是自殺來的,白蘿蔔跳下去的意象很像自殺。

樂怡︰就如一個暗示,白蘿蔔跳入火中,另外雨天留了很多困惑,因為他有歌詞的,不停重覆的說,你這樣的走了讓雨天多了很多問號,他對他哥的死他的懷懝,可能最後還是被人說成意外。

SELINA︰他有三道菜,中間有沒有特別的意思呢?

潘淑盈 ︰最後他一直在說媽媽一直教他,媽媽為了他所以煮這個菜,這些菜在台灣是很家常的。

BECKY︰我在想為何弟弟那麼堅持西餐,可能是兄弟間的比較,或者是媽媽特愛哥哥,那哥哥煮了中餐,弟弟為了脫離哥哥的陰影,而去煮西餐,他一開始就很用力的說這個人煮的是西餐,人家要他煮中餐他很抗距,我很期待他會回到這個重心,說回他家人之間的關係,最後反而跳到同性戀上,我會覺得有點離題。

SELINA︰我的看法是他煮西餐是想氣他媽,他想做得比他哥好,他責怪媽媽導致哥哥的死,我是很投入的,因為我都有兩個兒子,我也多次選擇不理他們去做我想做的事,我爸是福建人,我姑媽說國語就好像「白米㕑娘」說國語一樣,讓我很有親切感,所以沒有甚麼問題。他一個人演兩個角色,這做法我覺得很新鮮我之前未有想過的。


樂怡︰我覺得煮西餐是為了逃避這個味道,第三個菜是鼓勵他上學的,第二個是哥哥煮給他吃的,而他哥哥就是想做中㕑,他跟媽媽的關係是又愛又恨,小時候媽媽不理他,或者他需要媽媽時沒有理他,所以他對那道菜的情緒都一樣。這三道菜的味道愈來愈重,而且想把我們帶到他生命裡面。他選擇這些菜,他家人的關係跟那個氣氛是存在的。


馬克︰場地扣了很多分,我會以音樂劇去看他的結構及他的故事,有很多很取悅別人的東西在故事內,在藝術上都很專業,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很驚喜的演出,當我對比澳門的音樂劇,他可以在這樣表演給我們看是一個亮點,反而是技術上讓我覺得扣分的,一進去就看到他用咪高峰,這點讓我很驚奇,但很快就知道因為要唱歌。

GRACE︰《美味型男》帶咪高峰對我來說覺得沒有太大問題,因為知道是一個音樂劇,可能我是第一次看台灣的戲劇作品,讓我覺得在看台灣電視劇,媽媽用不同的方式上身去關懷他的兒子,可能煮菜對我來說不是一個很大很親密的關係,所以看的時候沒有太大的感覺,他有說母子關係、兄弟關係、個人的情感等,好像放了很多元素在裡面,當中他出櫃的部份我覺得蠻突然的,之前好像沒有任何元素讓我覺得有伏線,到第八首歌才出現,原來媽媽的出現是為了他兒子向人說一些事情。

嘉霖︰其實出櫃這部份一個開始就有出現,在他發夢的時候已經有了,記者問看到你跟一個男生在酒店出來,對你的收視下跌你有甚麼感覺。其實已交代過,他可能最想說這個,就是媽媽怎樣幫他說出他出櫃這點,及化解他這個情懷,但很多篇幅在他哥哥那邊,反而同性戀的部份是加上去的,但我覺得同性戀是他最想說的東西,他哥哥那部份是化不去的,他媽也解釋不了為何這樣對他哥,在哥哥那件事情,他們的心結解不開,我最大的問題還是哥哥讓事情岔開了。


GRACE︰我對這演員不熟,有時候我在想創作除了跟社會議題有關外,個人的經歴或他本人的取態都會影响他的創作,是否有影响呢?

樂怡︰其實我一開始就猜到他會向同性戀的方向去發展,因為之前新聞已說過了︰「你同性戀,是否因為這樣你媽心臟病氣死了?是否真的。」他就這樣醒了。我覺得沒有理由不說同性戀,不會用這段新聞帶起整個戲,我明白主題在這裡,但為何一直都沒有出來,中間到紅蘿蔔白蘿蔔那段,我就想是否開始說了。但整部戲我還是覺得哥哥那段有點多。


曲飛︰首先我覺得沒有食飽的朋友,一定要食飽才去看,不然,你會很餓。我覺得他是一個聰明的演出,他非常懂得討好觀眾,誰人不懷念媽媽的味道,這些集體回憶一定中的,除了這個以外我就會再看得深一點,如果你用一些觀眾的集體回憶,那麼聰明的去演的時候,我就覺得我會看你的技巧怎樣,這個戲到了一半我就知道一定有催淚彈,一定讓你哭或讓你眼濕濕,讓你想到媽媽的味道的,抽離來看他的結構,他開始時的那段歌,我以為不那麼簡單是倫理劇,「身在消費的時期,甚麼都可以消費………不管是你是他都被消費」,我初時以為是在說消費主義的東西,反而我是沒有注意到同性戀,因為我一開始就以為是消費這個東西,這樣說我才想到有這個元素在裡面。原來他沒有很跟這個社會元素連接,其實他一個人演出九到十個角色,不只是媽媽跟兒子的關係,如果我要看一個演員怎樣演十個角色的話,他不可能只用聲音演十個角色,若以戲曲的角度看,媽媽的時候用子喉,自已演的時候就用平喉,其他的不是子喉就是平喉,即使演小朋友說故事都是子喉,如果我要求看技巧的話,我不滿足的。如果再看你的角色不是依靠聲音的話,身體能量的狀態是很重要的,他身體狀態去演媽媽是沒有暗柔那樣東西的,他都是依靠他的聲音來做的,我覺得這個不夠。一路走下去,他煮的三個菜,我覺得洋葱可以代表很多東西,如果大家有看《培爾金特》就知道人生就如剝洋葱一樣,最後是剩下甚麼呢?就只有眼淚,甚麼有。他拿洋葱出來你會怎樣用他,還是只是用它來催淚讓自已哭呢?後來看又不是。
不過,他其中有些東西是讓人感動的,用台語閩南話來唱,讓我覺得有點戚戚焉,很感動。但不可能靠一兩首歌達標,整體性是可觀性高的,這個製作掉到另外一個迷思,為何掉到一個這樣要討好觀眾的小劇場,這個是我覺得疑慮的,八十年代我開始接觸台灣小劇場運動,魏英娟 「莎妹」是前衛的,但近這十年台灣經濟不斷下滑,大家經營劇場有困難,我們就要做一些討好觀眾的製作,這個是事實,即使跟王墨林、跟台灣的朋友談,他們都看到這現象也誠認如果這是一個小劇場製作的話,那現在台灣的小劇場運動還可以走多遠,如果這個劇是那麼多人讚的話,那麼一面倒的話,那一種創作性的精神還可以走多遠,這個我是關心的,好看不是一個問題,藝術工作者除了討好觀眾之外,是否有些東西可以調教讓觀眾難看一點,我喜歡他演製作人沒有面光的時候,這個就讓觀眾難看的地方,觀眾難看才讓觀眾思考,一種反傳統的東西,可以在這個戲中發生的,後來慢慢看下去,他是很聰明很好看,他是達標的,對來我說易入口不錯的製作。
其實亞媽出現只有一個動機,就是你要願諒我,基於這個問題,我就很想看看亞媽做錯了甚麼,而要兒子願諒她,這個可以再走入一點。


佩︰台灣是有一部份是電視劇情的小劇場,我自已覺得討好可能是第一個步,那討好之後有沒有下一步,可能這個是必要的地方,他要把觀眾帶入劇場,有沒有下一步是比較重要的,台灣也有打死不討好觀眾的,像「枊春春劇社」和王墨林,那一輩的人還在做,我比較樂觀看台灣的小劇場是百花整放,很多劇場很快出來,但討好觀眾下一步是甚麼?那個是一直在問的。
這幾年是有很多小劇場很像八點檔,因為他們都在這個環境下成長,不同前一輩的經過戒嚴、解嚴的時代,有很多不方便的事情發生,現在沒有,沒有不方便的事發生,就算不方便你也不知道不方便的狀態,大墨說了一句話很重要,就是「豢養」,台灣人有一件被豢養的狀態,但是台灣人不知道,以為是美好,但當有一個人帶你離開這個圈圈,你才知道,嘩!原來是這樣。小劇場是有一部份的人做這樣的事情。


2013/11/24

「升評運動2013」海外挑戰(澳門.香港)_ 短評三十《其實我們》(小樹)

生命的碰撞      
/ 小樹




十多個個體的生命展示,為劇場內的所有個體帶來衝擊。《其實我們》回到我所認識的戲劇最基本的原點,單純並集中地分享生命,而且因這第一身的演繹,更容易讓人投入並聯想到自己,發生生命與生命的碰撞!

“戲劇結合藝術與心理學、讓參加者在安全的情境中,自由地表達自己,有機會重新經驗「被聽懂」、「被感動」和「被接納」。"演繹自己,談何容易!尤其要道出的是經歷過不一樣的痛的人生。從面對過去說起(毒品傷痕),到經歷現在(演出),然後談到將來(夢想),過程中以人出發看社會,縱使這場展示中沒有大力地控訴社會的意圖,但藏在個體背後,家庭、社會的狀況的確與作品緊密相扣。

面對社會,其實我們都一樣渺小孤單。社會跟夢想好像總站在對立面,一群個體在面對傷痕後,要在現實的社會中實踐夢想帶點虛幻但令人憧憬。



節目名稱:澳門城市藝穗節《其實我們》
演出場次:2013/11/24    2000
演出地點:戲劇農莊黑盒劇場

2013/11/23

澳門城市藝穗2013 駐節藝評:《其實我們》(莫兆忠)

其實我們
/ 莫兆忠







參與者當中經歷了什麼比我們看到什麼重要得多。這不是屬於他們的戲,是屬於澳門的戲,什麼樣的澳門造就這麼一個社群整個澳門早已陷入毒隱當中,明知有害的事情,我們還得要倚賴,而且愈陷愈深,離不開也不願離開。我不願意將《其實我們》單純看作社群劇場或教育劇場,因為它透過這群願意突破的青少年,提出了大部份澳門人都不願面對的問題夢想。沒多沒少,單純而不簡單。作為今屆澳門城市藝穗的壓軸演出,它真的夠Fringe了。


節目名稱:澳門城市藝穗節《其實我們》
演出場次:2013/11/24    2000
演出地點:戲劇農莊黑盒劇場

「升評運動2013」海外挑戰(澳門.香港)_ 短評二十九《生.機》(喬亞)

生.機
文/ 喬亞




圖片來源:澳門城市藝穗節官方網站

由未知的影像,黑暗,防禦的身姿,詭異的音樂,無序的群舞,到得到引領,各種儀式開始進行,再到最後彷如獲得救贖,跳起了慶典般的舞蹈。整個演出籠罩著濃厚的宗教氣氛,經歷一小時後,確如簡介所說,「尋回初生孩子的純潔感覺」,心靈充盈了喜悅。

在表達宗旨這一點上,演出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但若細緻討論舞蹈本身,則還有存在一些瑕疵。演出中後段有不少儀式般的舞蹈,未知是排練時間有限或是其他原因,那些本應是劃一的動作和表情變得鬆散,遺憾未能把感染力昇華;另外每一幕舞蹈幾乎都是全員上陣,沒有單獨一兩名舞者表現的片段,由於表演場地狹窄,舞者擠在一起,反而承載不了更深層次的寓意。至於選擇了幾位本地舞者聯合演出,能做到配合氛圍,以及促進私下相互交流,這是好事,但技巧上的差距,讓觀眾受影響而產生抽離感,這就值得注意與改進了。



節目:澳門城市藝穗節《生‧機》
演出時間2013/11/23  19:00
演出地點:盧廉若公園

「升評運動2013」海外挑戰(澳門.香港)_ 短評二十八《藝術候鳥聯盟》(喬亞)

藝術候鳥聯盟
文/ 喬亞






這個演出在選在大三巴、議事亭、板樟堂前地,以及氹仔的演出我都無暇觀看,不過據協助的工作人員說,挑在鴨涌河公園演的這場是反應最差的一場。挑選什麼樣的公共空間演出,固然值得一再探討和摸索,不過如何培養公民對文化藝術的正確態度和欣賞能力,就更是一個複雜得可以寫論文的題目。演出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居然是在場人士(不包括少得可憐的兩三名觀眾與工作人員)的「不正常」反應——有人在表演者走過身邊時說,「好端端來公園玩,這幫奇怪的人非要來搗亂」,更甚者指責表演者「嚇壞小孩和老人家」,要他們趕緊離開。聽到時我真慶幸表演者們大多聽不懂中文。除了冷言相向,還有冷眼相待,表演者幾乎無法與在場人士交流,即使是一個眼神和微笑,因為大家各自「有事忙」。這是否在某程度上反映了,現在澳門多得泛濫的表演、劇場、展覽、巡遊,其實並未真正融入城市和社區,仍只停留在「小圈子」的階段?



節目名稱:藝術候鳥聯盟
演出時間:2013/11/21    18:00
演出地點:澳門鴨涌河公園

「升評運動2013」海外挑戰(澳門.香港)_ 短評二十七《其實我們》(梁倩瑜)

其實我們
文/ 梁倩瑜





因為“文化特攻”計劃的關係,在某些展覽的佈展過程裡,我和演出的參與者已有過私下的接觸,那時我不知道他們內裡的故事,只是被套上“青年挑戰”的整體外號,不過他們積極的佈展表現讓我有了印象,其實腦裡他們已是分明的個體。

如果藝術是可讓人回到作為“人”的角度來構建與內外環境的聯繫,那麼演出中各自真誠無掩的敍述就在回應最根本的東西。我們看到演出者說出曾經出現在身上明顯的傷㾗,家庭離棄、遊蕩街頭、染上毒癮……,人其實透明得不過是環境的反映,那些疤㾗也植在我們共同生活的城市內心,坦白也得殘酷,以至我們無法否認,那是一場我們共同的剖白,只是參與者用了舞台呈現的方式,此刻願意成為表述者,我們事實上並沒有隔離於舞台之外。

“其實我們”其實很“我們”,願揭開傷疤重述的過程,我們能各自從中尋得治癒的方法。




節目名稱:澳門城市藝穗節《其實我們》
演出場次:2013/11/24    2000
演出地點:戲劇農莊黑盒劇場

2013/11/22

澳門城市藝穗2013 駐節藝評:《做一日村中人》(莫兆忠)

做一日村中人
文/ 莫兆忠






在那麼熾熱的空間議題下,它沒有明顯的批判性或急於呈現一個姿態,「做一日村中人」用一種平易近人的態度去展現這班年青創作者對這個「後花園」的熱情,作品融入了這段平日發呆放空會走進去的村路裡,可能涉及官方主辦及場地問題,那些「不准」、「請勿」的標示過分刺眼,倒是在船廠裡默默做漁船模型的談師傅將我們引進去,他一片片木頭、一份份工具地介紹,每種聞所未聞的船木名稱,現在都記不起來,因為我只留意他眼神裡對這份工作的專注與崇拜,將談師傅列入這次藝術計劃的藝術家之一是個亮點,他當然不止「一日」的村中人,而且不是駐村藝術家,他就是這裡一部份。


節目名稱:澳門城市藝穗節《做一日村中人》
演出場次:2013.11.22  14:00
演出地點:路環荔枝碗

澳門城市藝穗2013 駐節藝評:《生.機》(莫兆忠)


文/ 莫兆忠 







第一次看澳門的葡國舞蹈演出, 好多年前葡人組成的面具劇社也曾在盧九公園演出布萊希特的《四川好人》。這晚的《生.機》很著重公園裡的整體氛圍,從序幕到進入公園路上都有音樂和舞者在凝視、爬行,舞作主要運用了公園三個空間,可是動作編排上有點隨意卻不像即興。生命的開始與延伸,主題尚算清晰,只是驚喜欠奉。不管震耳慾聾的音樂是激昂的交響樂或流水行雲般的琴聲,舞者動作的力量和質感都變化不大。而最大問題還是滿場攝影者不惜代價的取鏡身影已到了一個讓人難以忍受的地步,這是個人人都隨身有攝影器材的時代,也是今天我們在公共空間演出時的新挑戰。


節目名稱:澳門城市藝穗節《生.機
演出場次:2013.11.22  19:00
演出地點:盧九公園

「升評運動2013」海外挑戰(澳門.香港)_ 短評二十六《鄭和的後代》(糊塗)

短評《鄭和的後代》
糊塗



圖片來源:澳門城市藝穗節官方網站



明朝宦官鄭和,他的後代究竟何許人也?題目耐人尋味。演員一開始透過夢的意境說明自己是鄭和的後代,演出過程中他們不斷“穿越”到多個有關鄭和的事蹟,道出了鄭和這個人物的“前世今生”。演出的節奏穿梭在歡樂和哀愁之間,四女兩男的演出組合,通過肢體的表達以及密集的對白,講述鄭和的故事。解讀鄭和這個人物有很多個面向,該劇最多著墨於通過鄭和淨身的種種片段,帶出生殖器和宦官千絲萬縷的關係,這部份的處理算得上入木三分,同時一收一放的節奏,也不讓劇目陷入深深的沉重。令人驚喜的是,演出沒有拘泥於控訴身體缺失的痛苦,而是將這種痛苦昇華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身份。由身體的痛苦轉移到身份不明的痛苦,一下子讓觀眾更代入到鄭和這個人物的矛盾核心,而該矛盾直接反映到每個人自身的身份問題上,讓人如演員猛地伸手去“胯下”,審視自己是否存在著一些“缺失”,一套75分鐘的劇目可以觸碰到觀眾這個程度的深處,已超越了能否打動不打動人的層次。



節目名稱:澳門城市藝穗節《鄭和的後代》
演出場次:2013.11.21  20:00
演出地點:自家劇場

澳門城市藝穗2013 駐節藝評:《獨舞/雙人舞展》(莫兆忠)

獨舞/雙人舞展
文/ 莫兆忠 





6支舞作短小卻並不輕盈,每個編舞背景的差異,卻似乎有著類似的命題,都在跳脫與朿縛之間,尋找模式以外的可能性,有的編舞概念比較完整,有的看來只是跳了還沒有編好。從策劃的角度而言,這種實驗舞展具一定發展的潛力,演出者數量少的好處是,一、實驗的彈性較大;二、是編舞/舞者在創作內容上自我表述的空間與自由便愈多。從這次舞展的整體情況來說,後者相對較弱。



節目名稱:澳門城市藝穗節《獨舞/雙人舞展》
演出場次:2013.11.22  21:00
演出地點:曉角實驗室

澳門城市藝穗2013 駐節藝評:《氹氹轉──跟着繪本去散步》(莫兆忠)

氹氹轉──跟着繪本去散步
文/ 莫兆忠 




圖片來源:澳門城市藝穗節官方網站


繪本這個名字從日本出口經台灣轉銷入澳門,另一種叫法「圖文書」簡單說就是圖+文的結合,雖然沒有文字的繪本也是很有文學性的。

圖文書的副詞是打開的驚喜,氹氹轉散步,隱藏在澳門不同藝文空間、食店、市政狗房的繪本,是隨著繪本散步打開城市的驚喜,也是因為城市的驚喜接觸繪本,思空間牆外的詩文正正以城市為圖,圖與文結合便帶來城市的驚喜,部份置入藝文空間中的圖文卻因為跟空間色彩溫度過於重疊,容易被忽略掉,反過來說,要讓人更用心地搜尋,說不定會額外遇見更日常的圖文風景。


節目名稱:氹氹轉──跟着繪本去散步 
演出場次:2013/11/9-24
演出地點:市內11個地點

「升評運動2013」海外挑戰(澳門.香港)_ 短評二十五《鄭和的後代》(小樹)

你是鄭和後代嗎?
/ 小樹




圖片來源:澳門城市藝穗節官方網站


郭寶崑筆下的鄭和無根、飄泊,這次上海戲劇學院的《鄭和的後代》把觀眾放在演區內,相信也是要增加飄泊、不安穩之感。演員在觀者周遭敍事,時遠時近,容易失焦,宛如夢境,相反無論演員的能量、燈光及音響也普遍地強,令整個演出氛圍有點不搭調之感。不過這種不搭調是否導演刻意安排觀者必須被動地接收一些看法呢?透過這幾組形式化的處理,以及偏強的能量去呈現文本,其中很關鍵的訊息會是要讓觀者承認自己已經被閹割了嗎?同樣是《鄭和的後代》文本中的一個重要切入點,被閹割的寶貝可能是話語權,選擇權,夢想甚至思想。

承認被閹割、不後悔被閹割會是澳門目前的寫照嗎?一場全民可參與的選舉會是承認不後悔被閹割的《鄭和的後代》嗎?是我想多了?導演根本沒有這個意思?但我猜想,每個社會、社區及社群,都有被閹割的事件。

倘若夢見鄭和,我一定會問他後悔不後悔。




節目名稱:澳門城市藝穗節《鄭和的後代》
演出場次:2013.11.21  20:00
演出地點:自家劇場


2013/11/21

11.17 每週藝穗擂台陣(摘要3): 《水岸街童》

日期: 2013.11.17  
時間: 15:00-17:00
地點: 連勝街no.47 藝文空間-澳門劇場圖書室

發言人嘉霖 ()BECKY ()YAN ()SELINA ()WINNIE () 、潘淑盈() 梁倩瑜() 、黃佩蔚()、曲飛 ()

《水岸街童》咖啡旅程 



嘉霖︰在看《水岸街童》讓我思考它是否一個「環境劇場」,第一他用的環境是在一個街市的天台,但他所說的內容跟這個環境又沒有很具體的關係,他所說大多是帶我們回到他的童年和他生活上的事,但都不是真的那個地方;第二,我見到進場的時候不是開放給在那裡的居民,是要之前去報名登記上去的,讓我覺得他是一個演出場地,但跟「環境劇場」未必構成一個那麼緊密的關係。


BECKY︰其實一開始時沒有覺得可以坐的,因為是一個天台,但開始了不久,天台的中間有一個羽毛球場,而中間已偷偷的放了很多椅子,他把這個位置模擬是一首船,好像帶我們去一次旅行,之後我們就坐了進去,那從頭到尾都在那裡進行,所以其實全劇的環境都是通過他不同的言語不同的動作去表達,他就好像以自已來模擬了一個環境,而那個環境真的存在,是這個劇的其中一個特色,他有現在場音樂的,有一個女生在彈電子琴,做出不同的效果,還有一個男生在拉手風琴,因為我對音樂比較敏感,因為是現場所以很多時候要跟著演員去做的,可能這樣讓樂手有點困難,必須看著演員、跟著演員的每一個動作,讓我聽到有些位上有出錯,我覺得都是合理的,因為都有一定的難度。

YAN︰如果說小的部份是那個天台,大的部份就是在天台周圍我們所看到的那些山、民居及很多的建築,劇中虛實用得很好,有時候他指的位置,他真的指著那座山跟那塊石頭,對我來是那就是實,他說澳門的故事,在澳門那個天台發生,若縮回到天台上,他用了很多道具都很實的,單車、他派的欖等,讓人有實際聯想、很具體,事實上他有很多東西是靠你去想像的,如那些街道,他來回的走,由這個街道到另一個街道,他虛實的變化我是喜歡的,雖然我不確定「環境劇場」是甚麼,但我覺得他用那個環境用得不錯,中間恰巧有小鳥飛過的時候,那個效果得很好。邀請觀眾出來這個互動很好,他們很隨意又很自然,整個戲你看得很舒服跟很開心的,即使我並不是澳門人,很多東西我都沒有共鳴,他出來的信息我能拿到。有一點緬懷過去,生活裡沒有辦法去重現,只可以靠戲劇來重現,他希望多點人去珍惜那個過去,這個是我收到的。

SELINA︰道具方面他已盡量用以前的如帽、魚網等,我覺得不錯可以帶我們去以前的漁民那種生活,當然我們看不到一首船,依靠他的動作就如一首搖擺得很厲害的船,依靠他的動作、道具、台詞去幻想以前漁民的生活,他可帶到我那種感受,雖然我從來都不知道漁民的生活是怎樣的,最後他對著鏡梳頭換衣服把自己改頭換面,變成了另一個人,過著一個比較現代的生活,反而那部份我並不很投入,不知道是否跟他距離遠了,那時我變成最後一排,他邀請了一位觀眾他跳舞,那時我就不知道他想做甚麼?之後就到另外一面,我們會看到布幕開始是黑白相之後變成了彩色的照片,跟他示範怎樣做紙,那邊我不知道為何,我是很不投入的,我覺得天黑了暗了是有關係,好像有點不撘。

WINNIE︰我覺得這個劇說很多話,雖然一個小時,說澳門的過去及自身的成長,我覺得很多信息及很多事情,一時就做紙一時說漁民的生活,我會覺得那個過渡有點不流暢,但整體的氛圍做得很好,我自己作為觀眾無論望著那個風景,和他所做的事,雖然有時不是很好,但我都覺得感染到我的,雖然我並不了解澳門。

BECKY︰我覺得選擇的時間是有一個象徵意義,因為剛好是由日到晚,他在說他的人生及澳門歴史,由光到暗,好像拉長了那個時間,我覺得那個很特別的。

WINNIE︰他指著外面的東西,就是他在說的東西,所以很合的那個情緒。

潘淑盈︰因為我知道導演是誰,又知道他大概是怎樣的,雖然是演員自己的故事,但是那個表現方式如吃東西,安排的手法,就是很那個導演的風格。在故事裡面所說的東西,跟我爸生活的區域和食的東西都差不多,所以演員所說的地方我都知道,而他所指的地方也真是他所指的地方,不是亂指的,真的很澳門情懷,澳門就是近這十年有很多類似的演出,但是這個跟之前的很不同,因為之前很多最後都會說一些很懷念以前的生活,但這個演出不是,他最後帶出來不是,是知道這個世界是會變的,他們很想念以前的東西,但是又知道要向前走,好像那個炮竹厰,因為之前是蠻受爭議的社會事件,民間與政府的爭拗,最後政府還是很兇的拆了,他最後說的就是,這個是事實是真實的放在我們心中,是忘記不了,就算你拆了他還是在,我們就記住他,日子就繼續過吧!


梁倩瑜︰雖然他是一個獨角戲,但他合作的演員及導演都是很熟的,所以那種默契不是一朝一夕就有,很像他跟他朋友的一場演出,獨腳的部份在當中並不是那麼明顯,男演員在與觀眾互動上是比較善長,但與他的情邀演員及個人的部份有點不夠嚴謹,個人的演出是有需要提高的地方,最後的部份他說到沒有辦法、都要發展的,要接受這個現實,我覺得來得比較突然,之前一直好像大家一起集體回憶,最後說一下,那就完了,那他是想觀眾去思考現在、將來、澳門的發展是怎樣,還是他個人輕嘆一句,我覺得最後的動機不是很明確,停在一個疑問中,天都暗了,很灰的感覺。如果他想要的話,就應給我深入思考的過程。

黃佩蔚︰我是聽不懂的觀眾,但我覺得蠻有趣,我會覺得有點心酸,尤其他最後放相片的時候,那些相片是一個共同語言,至少在華人地區,台灣香港澳門也有同樣的場景,你已經看不到了,但是你大概知道以前的菜市場是怎樣的,那個時候是很明確的,不需要說,你是會看得懂。因為聽不懂嘛所以節奏好不好,對我來說其實還好,但我是看到一個人的口述歴史這件事,他口述的不只是他一個人的歴史,我在想這個作品有可能在另外一個城市嗎?不太可能對不對?他只能在這裡。
在觀看一個作品的整體經驗,他是做到一點,但如果可以帶我們小小的旅遊一下合起來,那就可能是100分,觀眾們先經過演員說過的事情,最後觀眾得到那一張小小的炮竹厰的紙,和那個地方的實物,整個觀賞就不是你看了一個作品,而是經歴過,那就很環境了。但他也是跟環境搭在一起,從五點到六點多,從天亮到天黑的時候。

曲飛︰我在看的時候有不滿足的,如果是生命的分享、成長的分享,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一個年過四十幾的人去做,我覺得他很純粹的,我覺得他是善良的,但是他對澳門的社會環境沒有感覺,我看他的故事時,我就一直很想知道他怎樣回應現在澳門的轉變,澳門現在的情況是怎樣呢?60多萬人裡只有10多萬是真正的澳門人,大多數都是新移民,一年來自大陸的自由行有三千萬,跟香港有得比,澳門是一個人力資源極之缺乏的地方,很多大學生畢業就去做荷官,或者入政府部門工作,變成整個社會的環境出現人力資源斷層很嚴重的情況。他是由六十年代開始說,澳門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那他成長時跟葡萄牙之間的關係是怎樣呢?他好似只說了他以前在一個博物館工作時跟葡國人的一些東西,原來我們做公務員要有一個葡萄牙的名字,就停在那裡,回歸了之後澳門人的身份認同是甚麼呢?澳門人是否覺得自己是中國人?澳門是美國的「拉斯維加斯」,他對這個又有甚麼看法,一個土生土長的澳門人怎樣看這些事情呢?他只是很簡單的說了一句︰日子怎樣都要過,變就讓他變,就繼續向前走。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有種酸酸的、一份無力感存在,他有很多東西是知道的,但他會覺得無能為力,但他又不是用一個很大力的控訴去回應這社會,他不是用一個指控或對著幹,是很純粹的。當然那個戲的結構是出現了問題,他大概有九個分場,他到第八分場時應該就要完了,因為已在放黑白相,在說他父親是理髮師,他小時候的成長背景,這部份完了應該是尾聲了,突然就回應炮竹厰那件事,為何炮竹厰那件事就在那個位置進來,剛有朋友說我就有點通了,他有光到暗的時候,可能是有一個潛台詞在裡面,小時候的我是很開心的,但當有一個儀式一個鏡子、梳頭,從一個小孩變成一個中年的男人的時候,那種複雜性。但是他應該再說多一點關於他跟他爸爸之間關於理髮的關係,因為任何人都有一套生存哲學,而那種哲學是離不開他們職業的,我覺得不滿足,可否再多一點呢?那個部份我覺得是弱的。
其實我們在天台上一看就看到那個旅遊塔,他當下應該回應旅遊塔,現在澳門在發生甚麼事,可能是一句,我不是要很批判,我覺得那個不是他的風格,我們也不可能一定要求他要批判,他選擇不批判,是可以的,但那個旅遊塔是我們看到的,那個環境東、南、西、北他都讓我們看過了,就好像沒有用到整個的環境。
在結構來說,炮竹厰調動一下可能會好一點,觀眾的參與都處理得不那麼成熟,如第一次他找人跟他唱歌,那個觀眾是人肉佈景版,之間沒有互動;第二位女生出來跳社交舞,社交舞方面不會跳,這個我懂,但社交舞是讓我們看到他生命有變化,如果那是成功的話就可以帶到炮竹厰。炮竹厰我了解對他來說是重要的,但這樣就停了,而且他的表演方法好像方太太教煮菜,那讓整件事的輕重平衡不了。
總括來說我會欣賞澳門有一個那樣的表演工作者,有一個那麼純粹、那麼赤子之心去看那個環境,我覺得是整個戲的亮點。他用這個方法去回應,我覺得是值得欣賞的。

Presence in The Groove》、《那個‧》、《小城童話》、《都市變奏》

11.17 每週藝穗擂台陣(摘要 1 ): 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聊齋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