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3/27

劇場搏劇場2014「及時短評」:離開不離開 ──小城實驗劇團《戲》觀後

離開不離開
──小城實驗劇團《戲》觀後
文/紙鷂

觀演場次:2014.3.8 晚上 8 時
演出劇目:戲
演出地點:自家劇場

貝克特的《戲》是生活在煉獄中的人,沒有自己的名字,身體被困在甕內只剩下
頭部,肉體被困而動彈不得失去自由,只能在光明中,極力用語言來表達自己,
但語言斷續凌亂沒有條理,台詞中:「到底有沒有人在聽我說話」連說話的對象
都沒有,最後只執著於過往的一段生活,不斷重覆,時間停滯不前,於黑暗和光
明之間的人。有人會認為是一齣悲劇或表述深層的黑暗,但這是誤解,人生不
是失去和失敗就是悲劇,正如尼采認為世上不存任何意義,他認為「虛無主義」
可分為「消極的虛無主義」和「積極的虛無主義」,前者是求助外力並相信某種
終極對象能給予自己能力,後者則是靠自己的意志,接納一切悲傷和痛苦,了解
本質後再肯定自己的價值。貝克特則屬於後者,《戲》的重覆性是表達著日復日,
歷史重演,甚至時間及宇宙性的循環不息,在把人縮至最少最純粹,在種種沒有
了存在的意義下,否定既定的存在價值,甚至退到零來重新定義人的存在價值。
從藝術形式上,也是刻意將舊的信仰 (傳統的西方戲劇模式)打破,重新思考
「戲」的存在價值。

回到這次由小城實驗劇團主辦「劇場博劇場 2014」中,由黃柏豪所執導的《戲》,
他把原劇本中「重覆」的舞台指示,在演中再多次重覆,在每次再重覆中,台詞
的節奏愈來愈快,聲量也愈放愈輕,燈光也有所改變。在第二次結束後,進入第
三次的重覆,觀眾席的燈也亮起,示意觀眾可以選擇離席,觀眾選擇去留期間,
演員的節奏遭打亂,當演員再次投入、更集中地演繹時,反而是一次真正的開始,
一次真正的對話對象消失。

在失去自由的人前自由活動,有選擇離開的觀眾、留下玩手機的觀眾、離開又回
來的觀眾、聊天的觀眾,而我們在眾多選擇下,是否就是一種自由,現實中有多
少人被所擁有的事物所捆綁,重覆著並非隨本意而行動的事,演員因為照在他們
身上的光而說話,我們也隨手機的光、觀眾席的光而行動,導演把人間的煉獄時
間拉長,在科技進步壽命延長下,我們得到更多的是什麼?把人生再回到最純
粹,也以同樣的心態去觀賞《戲》,或許看到的不是離開。




本文章已刊登於:澳門日報,文化│演藝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