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ce in The Groove/那個“我”
文/梁倩瑜
圖片來源:澳門城市藝穗節2013官方網站
這是兩場獨立的演出,故此必須分開去評論。(換場的感覺也是如此地分離情緒,其實工作人員在這裡也成了演出的一部份,可是部份人員鬆散的樣子卻忽視了舞台的聚焦性,該注意。)
圖片來源:澳門城市藝穗節2013官方網站
這是兩場獨立的演出,故此必須分開去評論。(換場的感覺也是如此地分離情緒,其實工作人員在這裡也成了演出的一部份,可是部份人員鬆散的樣子卻忽視了舞台的聚焦性,該注意。)
《那個“我”》中,可看到兩位演出者擁有截然不同的性格和成長經歷,對內心情緒於肢體的釋放有各自的處理方式,並竭力通過“舞”來表述自我,初衷是來自個人的純粹,也非常努力。可是,這份“自我”強烈得影響了兩者同台時的牽引力,在最後共舞的部份, 我們似乎是看到兩個隔離的舞台在獨自的中心運轉,能量分散無法聚焦。另外,黑場的區隔顯得過份密集,切割了演出的明暗過渡,也影響了總體的連貫性及可讀性。
能在澳門再看到“明星花露水”的《Presence in The Groove》,難免會與本年台北藝穗節的版本作出比較。喜見這次演出在敍事上變得俐落,也着重了整體的節奏及連貫感,黑盒劇場較台北時的咖啡室背景更能集中視覺效果,也再次看到兩位舞者紮實的舞蹈根基及互動時拼擦的火花。不過作品的緊湊感始終被肢體或音律所帶動,尾段時相對較靜態的內在沉思部份,舞台卻頓時變得空蕩,未能凝住氣氛。
節目名稱:澳門城市藝穗節《Presence in The Groove/那個“我”》
演出場次:2013/11/12 2000
地點:自家劇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