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1.17
時間:15:00-17:00
地點:連勝街no.47 藝文空間-澳門劇場圖書室
發言人:黃佩蔚(台)、 梁倩瑜(澳)、Grace (港)、潘淑盈(澳)、雅詩(澳)、莫兆忠(澳)
《Presence in The Groove》/《那個‧“我“》
圖片來源:澳門城市藝穗節2013官方網站
黃佩蔚︰兩個都是一個小的piece,他們就把他變成一個晚上的節目,那樣也蠻好的,一個台灣一個澳門的作品。
澳門的有一個裝置是用白色的布幕做了一個方型,像是更衣間那樣,我覺得蠻有趣的。舞作前面那五分鐘是好看的,一個舞者進去,一個舞者出來,他們用不同的方向進去,你永遠只看到一個人,最後兩個人有點交疊,他們在一個狀態下這樣行走是好看的。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青春期再大一點點對社會那種衝突那種糾結,就在這兩個身體上,是從頭到尾的糾結,然後糾結到其中一個女生沒有出來謝幕,對他們來說是如此的深刻糾結。如果再看久一點,那會再看到甚麼?
然後到台灣的,這個節目我在台灣也是沒有看到的。這兩個舞者,一個是非常深厚的街舞背景的,他的身體很好看,另外一個女生是北藝大科班出來的,舞蹈系的。他們只用二個材料,一個是椅子不斷的放置,跟燈泡作為他們空間的佈置,如果只看視覺的話,那個視覺很好看的,舞作呈現的是兩個人權力之間的衝突,他們很認真,但就是那個動機我沒有看到,動機之後發生的很明顯,但之前的少了一點點,到底甚麼時候開始吵架的,我的疑惑就在這邊,除此之外,他們是很實懇的,段落有點太長,如果再縮短一點點就會更好看。
莫兆忠︰這兩個團隊平日都是以街舞為主,尤其澳門的團隊,澳門這幾年學街舞流行舞的人很多,好像現在這兩個女孩嘗試用他們的身體變化去說一些他們的想法,其實對我來說是新鮮的,從策展的角度來說,雖然這兩個作品放在一起,都不是一個成熟的作品,但策展人看到一些互相衝擊的東西。之後會發生甚麼呢?反而是我更多的期待,它在澳門城市藝穗節可能是一個不起眼的節目,但將來或會是一個新的亮點。
梁倩瑜︰我都在台北藝穗節看過《Presence in The Groove》,台北版是在咖啡室演出,那時整個都比較零亂,他們就在咖啡室的結構內跳舞,可能處理不太好,後台人員都能看到,今次看到他們真的有改善的地方,但都是出現同一個問題,就是不太知道他內在的東西是甚麼?外面看來是好看,但內容方面真的弱了一點。
澳門兩個女生的演出,我之前亦未看過他們的演出,演出內的兩人都有點自我,雖然有交流的部份,但並未看到有交流,只負責自己的部份。
雅詩︰澳門現在有很多人跳hip hop街舞,但不知可怎樣發展下去,好像只在身體上的技巧呈現,明星花露水的《Presence in The Groove》有點不一樣,澳門的舞者中其中一位是澳門舞者工作室的導師,之前他在首爾學韓文,每個星期都有在那邊進修街舞,回來後就跟我的團及舞者工作室到葡國交流,到那邊就不斷跳現代舞,跟著他就到香港參加雲門2的舞蹈工作坊,這個工作坊對他有蠻大的衝擊,他覺得自已可以跳全現代舞的東西,那天我看都覺得新鮮,因為他那個是全現代舞的作品,他自己是想完全拋掉hip hop一些東西,另外一位亦是舞者工作室的導師,他們亦想嘗試一些不同的東西,可能在編舞上與hip
hop的不同,所以不夠成熟,但我覺得是值得鼓勵的作品。
《小城童話》、《都市變奏》
黃佩蔚︰我關心那條線環境劇場觀眾與演員之間的界線,第一就是舞蹈旅行計畫《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是我反思的開始,第二跟第三個演出很單純的在黑盒劇場鏡框的呈現,這比較難拉出這個提問的線,其他的作品如《小城童話》,在巴士上看的那個,觀眾跟演員沒有距離,大家都在巴士上,跟我前幾天看的《都市變奏》,甚至沒有工作人員在旁邊維持秩序,有些小朋友觀眾很開心在演區來,感覺是很有趣的,可能是演員們決定不要工作人員,但這樣比較危險。
11.17 每週藝穗擂台陣(摘要1):《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聊齋誌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