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7

從演出到街區導賞--談「超親密小戲節」

文/潘淑盈

「超親密小戲節」多次從朋友口中聽到,每一次都被「小戲節」的精美文宣設計吸引,今年終於有幸到台北欣賞。每年「小戲節」都會選擇三個在台北的小區進行偶戲的演出,今年分別設有信義・光復區、大稻埕區以及忠孝新生區,而這次則能看到大稻埕區以及忠孝新生區。除了以偶戲為主外,「小戲節」的另一重點落於對台北巿內一些小區的社區導覽,在約兩小時中,遊走於小街道或窄巷,讓小區的歷史能被「舊事重提」。

大稻埕區
大稻埕區是去年亦有被規劃在內的區域,因為去年沒參與,無法比較兩年的不同之處。我的看戲順序是《日常生活》->《鉛筆旅行》->《柴房會》。先坐捷運到達雙連站再走十五至二十分鐘到達CAMPO BAG看《日常生活》,走到小閣樓,約三十位觀眾擠在狹小的空間,十分親密,立體書、現場音樂以及燈光的配合得宜,如像於秘密基地分享抗爭事件;《鉛筆旅行》則在Le Zinc 洛Café & Bar 看到許久不見的日投影機膠片及投影機,以及許許多多的鉛筆,比起演出,比較像遊記分享;走到保安捌肆 ,爬上三樓來看《柴房會》,首次欣賞非物質文化遺潮州木偶劇,一個角色操偶與唱戲由兩人分別負責,體驗獨特。

忠孝新生區
這區看戲的順序分別是《瑪格莉特的夢幻時刻》 ->《小國王》->《島》,雖然說是一個區域,但三場演出都集中在試業飯店BUMP Inn 中進行。《瑪格莉特的夢幻時刻》 道具及偶十分精緻,音樂燈光的配亦可見其中的心思,可惜偶的大細與場地空間未能配合,較難看到操偶師在台上的表演;《小國王》透過簡單易懂的劇情,傳達愛以及人生有無限可能的訊息,而且偶的運用不誇飾,加上偶師穿上荷蘭服裝,讓觀眾一下子就投入了演出空間及情節;而《島》則透過簡單的素材,分別製作了主角(豆袋及小木盆)、以不同的豆混合搖晃,模擬海浪聲,亦運用玻璃杯及裝入不同高度的水,製作成樂器,輕輕敲打就可以發出不同聲音,如像混沌形態的偶,為觀眾作出許多不同的嘗試,亦為觀眾示範了日常生活許多物件都可以成為一個偶。

有關街區導賞
在大稻埕區的行程透過導賞作為演出與演出之間的聯繫,一方面為觀眾介紹當區的特色以及歷史,另一方面為一場與一場演出之間爭取準備的時間,因為要爭取於約兩小時內完成看完三個演出,故導賞的部分其實時間不長,加上演出沒有與該區有必然的關係,所以若如果是快速了解該區還可以的,但若以這次的形式進行的話,礙於時間、礙於觀眾人數的關係,其實未有對該區有具體的認識,繼而無法提高對活動地區的認識,當然觀眾事後可以作不同的資料搜尋自己了解,但是即時、實地的講解會更有趣。當然,「小戲節」把部分的觀眾帶進大稻埕,讓他們看到乾貨以及碼頭以外的它。而忠孝新生區則其實是在一座飯店中進行,也是一次特別的體驗。因為沒有像在大稻埕區的路程時間,而節目和節目之間,可能只是相隔開一層樓或者一道走廊,故志工們/主辦單位就想到在節目與節目之間安排小活動,以充實等候時的空檔,而在一家試業的飯店內進行這個演出,經驗亦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忠孝新生區是本屆「小戲節」中唯一指明可以讓小朋友一同欣賞的演出區域。因為偶劇是「小戲節」的主題,而他們的偶不為孩子創作所限,而是多元的、有不同的觀眾群都可以欣賞的演出。

如上所述,「小戲節」除了看戲,導賞亦是另一個重點。每個區的演出不必然要跟所在區域有任何關係,而導賞亦某程度上掌控了觀眾在兩小時內的看戲節奏,如導賞的演繹得宜,絕對能為整個活動加分,因為他們是最直接面向觀眾的人,他們不應只是串場及帶路人員,而他們都應成為表演的一部分,讓觀眾同時投入於社區之中。此外,基於尋找一個演出的區域實在不容易,除了看演出以及大師班外,活動內如設有獨立的、更深入的社區導賞,或是在演出前設自由參與的詳細版導賞,這樣可彌補在趕場之間訊息未能完整傳達的不足,亦能讓希望對區域情況有更進一步了解的人,為他們提供一種非紙本記錄的歷史、空間認識。

最後,在其中一場座談會中策展人石佩玉談到,「小戲節」經過了五年,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思考這個戲節接下來的發展方向,口碑建立了,但城巿的變遷也同時發生,這種看戲/經營一個「戲節」的形式能以怎樣的呈現方式再次到來,相信也是一眾「小戲節」粉絲所期待的。

觀演節目:2014超親密小戲節:大稻埕區/忠孝新生區
      《日常生活》、《鉛筆旅行》、《柴房會》/
                   
《瑪格莉特的夢幻時刻》、《小國王》、《島》
演出團體:劉銘鏗、姜睿明、金玉樓春潮州木偶劇團/
     Soup劇團、達雅・卡魯爾、頑劇場、
場        次:2014.10.22 16:30 /2014.10.25 14:30 
演出地點:共創舞台、Le Zinc 洛 Cafe & Bar、
                     保安捌肆/BUMP In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