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3

藝術節,好賞析:葡人、澳門人、新澳門人-《威尼斯人想買樓》/馮顯峰

節目名稱:威尼斯人想買樓
場次:2014/05/04  15:00
地點:崗頂劇院
作者: 馮顯峰 (香港劇評人)

澳門與香港同樣曾經是殖民地,又被回歸到中國。因此,兩地分享著共同的身份認同問題。數十年前還是殖民時期,兩地的本地人也曾經被在港的英國人,或在澳的葡國人視為次一等的。另邊廂,當新移民慢慢居住了七年,便獲得永久居留權。然而,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或澳門人總認為自己與這些新移民是有分別的,於是近年便陸續多了一個新的區分:「新香港人」或「新澳門人」。區分一多,糾紛便隨之而來。這年澳門藝術節,小城實驗劇團製作了《威尼斯人想買樓》,裡頭便觸及兩代人的歧視問題。

筆者在看演出前得知《威》是改編劇,在澳門藝術節的Facebook裡,有交代《威》是改編自美國劇作家Bruce Norris的作品《克萊伯恩公園》(Clybourne Park),但翻遍場刊也只見葉玉君負責「文本」,而不見有關該刻的原著。《威》並不是業餘劇團的製作,而是澳門藝術節的節目,出現這類問題,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原著的兩幕戲也在「克萊伯恩公園」這社區發生。第一幕(1959年),「克萊伯恩公園」是一個白人社區,一對白人夫婦打算賣掉房子,而買家是黑人。到了五十年後的第二幕(2009年),「克萊伯恩公園」已變了黑人社區,搬進來的是另一對白人夫妻。兩幕戲的張力,源自於不請自來的鄰居們。他們都就視新搬入來的「鄰居」為入侵者,認為這些人侵者會改變社區原有的面貌及生活節奏,或更實際一點,會令該區樓價下跌。

葉玉君這次改編文本,第一幕大概只是將黑白人的設定改為「澳門人」及葡國人。不過,在那個年代,葡人歧視華人,所以才會有Teresa和Melo的兒子自殺,而他們為離開這塊傷心地而賣樓搬屋。但是筆者卻疑惑為何Melo(應該是葡人)會娶了華人的Teresa呢?這個疑問在劇中並沒有合理地交代。

而第二幕的角色設定,更見本土特色。一來將新業主從一對白人夫婦,設定為一名內地的暴發戶;二來將一名律師改為在澳門定居好一段日子的「新澳門人」律師夫妻。第二幕開首的焦點都落在暴發戶黃太太(曾倩倩飾)身上,包括美酒當劣品,建構起其沒有品味的形象。再談到新居的大肆改裝,因為有了鋪排,改裝設計的庸俗,且會令到該社區面貌失去原有的歷史價值,便變得更有說服力。當觀眾以為焦點是在那富豪太太,整個下半場不外是幾分戲謔,了無新意時,那對「新澳門人」律師與「澳門人」地產之間因喝了幾杯美酒,爆發了一場正宗澳門人的爭論,才是整個演出中最精彩的情節。筆者認為導演藉著第一幕的設定,合理地建立觀眾對第二幕的預期。加上淡化對律師夫婦身份背景的交代,埋下了高潮的伏線。

經過媒體的渲染,富豪陸客不論在港在澳的形象,也漸漸被定型為沒品味、沒公德、搶資源等負面形象。若《威》第二幕只是嘲諷黃太太,對觀眾而言,不免又是一番陳腔濫調,搔不到癢處。相反「澳門人」或「香港人」這個身份,在土生土長和新移民之間那條若隱若現的界線,反而更值得探討。

十多年前,當筆者還是小學生時,主要因為語言上的差異,所以「新移民」這個標籤那時還是挺明顯的。不過,經過那麼多年,這個語言差異慢慢消失。加上他們居住滿七年後,身份證同樣是「三粒星」時,土生土長的會否還是認為自己才是「香港人」,新移民也只是「新香港人」呢?這個問題近年被陸客的議題淹沒,甚少被傳媒討論。倘若現實裡,兩批人也像劇中主角「酒後吐真言」,屆時便不可像臺上演員離場便沒事,而是會令亂世更紛亂。而劇裡也略略點出兩者的差異問題,關鍵在於他們都在守護他們的社區。換言之,是同一份關懷,讓兩批人成了同一個社群。






劇照由文化局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