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11

藝術節.好賞析:偶劇《石頭雨、海之歌》劇評/馬克

偶劇《石頭雨、海之歌》劇評

文/馬克(第廿五屆澳門藝術節「藝術節.好賞析」當代劇場評論專題工作坊學員)

節目名稱:第廿五屆澳門藝術節《石頭雨.海之歌》
場次:2014/06/01  20:00
地點:舊法院大樓

攝影:Odia


《石頭雨、海之歌》演出前先以展覽為小朋友作觀前導賞,關於澳門填海、海廢、海洋及其故事的資訊先讓小朋友對演出容作基本了解。演出中,隨牛牛的狂想,遇到了花崗岩(小花與爺爺)和貝殼,聽了關於海的傳說和現代寓言,亦學唱了有關海的歌,最後還是看不到海。那海為何消失,離我們越來越遠?

《石頭雨、海之歌》對小朋友來說或者是有點可怕的營養午餐,不易入口。故事以非線性形式進行,穿越多個不同空間。整個演出過程中,小朋友大部份時間也十分安靜,但卻又麼認真在觀看演出。劇中運用多種劇場元素:偶(布或物件)、立體書、形體、歌唱和扮演等方法說故事,各在其位互相配合;其中立體書更是抓住觀眾眼睛,令到演出跳躍的故事內容得到一個連貫的方式。立體書除了是場景,教案之外,更是配合著演出不可或缺的一員,讓歌曲、台詞事件呈現眼前。演出中包括了精衛填海、石頭雨的故事,演員運用道具將故事演繹而非單靠口說,發觀眾的幻想。

演出真正的觀眾是大人而非小孩。劇中滿是挖苦大人的主意,只懂跟著教案教學的老師,以快速教學的方式無視學生的疑問;或面對學生的疑問,而沒有教案(立體書)便手足無錯無法教學。另外,巨形IPAD的出現更是引起一陣騷動,現場小朋友不停說著IPADIPAD;演員們靜默面對IPAD發出無效的指示,與小孩的反應形成對比,筆者坐在其中,確實只能不停苦笑。正如編導的話所說,小孩無法選擇他們所需、所看。若大人亦沒有細心給予小孩甚麼的話,那大眾樂成為首選是小孩的悲哀嗎?

若編導不以大眾取悅觀眾,那演出的營養不在外表。編導精心將展覽相關的知識從不同形式的重覆植入演出中,先是澳門填海、城市發展以立體書向牛牛 (小孩)講解、自然知識也是如此。兩首歌曲以同樣的旋律配以不同的詞,講述海洋及城市水浸的事情。演出尾段老師再次拿起城市發展的書,唱著城市水浸的歌。面對牛牛的疑惑,走到窗前,著再次明海洋為何消失⋯⋯演出結尾,觀眾的背後,展覽的空間中投影著澳門黃色的海。

澳門作為沿海城市,生活在澳門的我們卻對海十分陌生。如黑色場地中,那些過份起眼的白色標記,本是在演出中提示演員物件的位置,隨著演出進行,物件被放置、移走。演出過後,一些位置攞放著道具、有些只留下標示。演出能做的或許只能如此,在小孩腦中留下一些標記,某日他們或會記起在那裹的物件,一些關於海洋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