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17

及時劇評:不說一句的愛有多好——評《生之禮葬》/糊塗

不說一句的愛有多好——評《生之禮葬》

文/糊塗


節目名稱:小劇場年度交流計劃《生之葬禮》(澳門演戲空間)
觀看場次:2014/07/06 15:00
地點:澳門曉角實驗室


《生之葬禮》這個劇本不是在澳門第一次上演,今次由演戲空間演繹的45分鐘版本,對於人物,特別是父親的角色刻畫上的處理尚算到位。

劇場中,對於生死的論述很容易觸動觀眾,因為生之喜,死之悲是人類情感紐帶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論述生死容易有情感連接,但另一方面也是危險的,因為情感濫用,會讓人忽略了劇中美學的是非判斷。在這個脈絡之下,演戲空間的《生之葬禮》,能夠平衡到煽情的部分,也達到演出的觀賞性。

這也要歸功於本身劇本的設計十分精準,劇中主要的戲劇衝突來自主角b仔和父親之間的關係,那個沒有演員作為載體的父親,卻佔據了整個故事的很多筆墨,觀眾從b仔的自述中漸漸建立了那個父親的形象。在兩人關係的論述,劇中也有很多表達形式,當中筆者喜歡那一幕人偶劇,兩父子的形象用紙巾捲筒製成的公仔代替,兩個人偶的對話平平無奇,卻充滿生活氣息。這些片段以虛幻的夢呈現給觀眾,但實在地交代了那一種互相關心卻又不善表達的典型父子情。

b仔從那個於別人葬禮上睡著而發的夢醒來,劇情才有實質性的推進。失去至親的奇哥希望b仔打電話給他自己的父親,由於觀眾對父親的形象已建立,電話裏頭的父親談讓人感到親切,b仔問父親什麼時候回來那一句,讓人會心微笑,對白淺白,卻點出子對父親的挂念。觀眾看到的父子兩人離別日子已久,依然健談。在結尾中,主角b仔向觀眾說希望舉辦“生之葬禮”,在人往生之前,讓親友來一場剖白,令那些可能來不及說的話把它說完。可是筆者認為,當b仔撥通與父親的長途電話時,某種程度上那一段冰凍的父子關係已經融解,最後一幕中b仔要辦父親的葬禮,至少沒有遺憾。

總體而言,在短短45分鐘的演出中,《生之葬禮》能把一段父子關係濃縮後呈現出來,飾演b仔的演員黃穎駿也可以運用這個角色帶觀眾投入劇情之中。然而這部劇目的焦點在於人物口述的故事,對演員演技的發揮似乎比較狹窄,若再加深父子矛盾的不同層次的矛盾,演員或會有更多發揮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