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6

11.24 每週藝穗擂台陣(摘要 2): 《鄭和的後代》、《生.機》

日期:2013.11.24  
時間:14:00-16:00
地點:連勝街no.47 藝文空間-澳門劇場圖書室

發言人:糊塗(澳)、劉竹晴(台) 、 黃佩蔚(台)、WING(港)、喬亞(澳)、雅詩(澳)、小西(港)
《鄭和的後代》

糊塗︰這是一個值得看的演出,但沒有人去看,關於身份及主體性的問題,一些缺失或者話語權的缺失,整個演出對我來說是艱深的,這個劇本借助鄭和這個人物說一些比較大的事情,通過六位演員的肢體演出,很多抽象的東西,有很多要去聯想的,並不是一個容易入口的演出,我反而很有興趣看看以前的版本是怎樣處理的。
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是一個上海的團體,用了一個新加坡的劇本,這次在澳門演出,由創作者到呈現者到受眾都是一個比較邊緣的族群,新加坡好像跟澳門類似,有些有趣的地方他們想說的。

劉竹晴︰我不熟悉這個文本,但在呈現上演員們很厲害,他們是用聲音跟肢體去呈現很多畫面跟片段,我覺得他們是很流暢的,我是蠻佩服演出的部份。

黃佩蔚︰他們在找自我的身份認同,對一個男人有多重要,但是我們坐的位置實在是太不對了,因為就在音箱旁邊,可能是技術問題,音樂大到我跟本聽不到演員在說甚麼,演員的口條應該是非常好的。我在台灣看過是小劇場學校的,他們也是觀眾分成四區,但是這四區是在中間的,演員在觀眾周圍演的,他的宣傳是聽見全貎可看見片段,因為你只可以坐在一區,所以你只可以看到這一區看到的東西,因為很近所以你可以聽到後面的人在演甚麼,我覺得這個《鄭和的後代》的切割也很有趣,因為你也必須左右的去看他們在做甚麼。


《生.機》

WING︰整個演出在 盧廉若公園 以現代舞表達,觀眾由兩位演員帶著好像遊花園的,有點像一個流動劇場,中間可能有兩三個點停留一下看他們演出,其實他開始派的場刊已說了整個演出在說甚麼,我比較想看他怎樣說這個故事,和怎樣用這環境去講,打開幕我以為他們會帶我到一個位,原來一進去演出就已經開始了,你會看到有一些演員用保鮮紙包著自已在石頭上,模仿動物的動作,看著你。我比較想說的是轉變,其實他都是在說 復活、改變、潔淨,有點宗教性,但與宗教又有些予盾。他的轉變就如他的動作,開始時他未潔淨,有如動物一樣在爬行,或者對其他演員投以敵視的目光,有些高低的層次不是很和平的,沒有秩序的感覺,其中有三位演出者在一石頭上,一直沒有動,直至他們破保鮮紙而出,這個動作應該想呈現一個重生。
我看到母親重生,音樂的轉變180度的,一個不是很平靜的畫面轉到一個很感性的畫面,如母親的愛感染孩子,那個音樂幫了很多,但同時我覺得音樂有點過火,不用那麼明顯的轉,我看到那位演員重生的表情,一路帶著演員變得很和平的互動,我已經可以看到,音樂就不用那麼煸情,我比較喜歡肢體語言跟我說多於音樂。到用清水潔淨,他們重生後會帶其他演員及觀眾到另一個位置,用水做潔淨的動作,本來身上有泥土及沙在身上,應該說是他們沒有衣服穿的,但他們用皮膚顏色的衣服抱著自已,潔淨完就有一些顏色的衣服穿,這個是另一個轉變,之前是音樂的轉變,現在是身體潔淨的轉變,沒有衣服到有衣服的轉變,最後他們就帶我們到一個很大的空間,跳舞唱歌,我自已感受那個變,是從石頭一個很天然的地方,到一個人建築出來的地方,這是一個轉變,同時在公園一個比較黑暗的空間到一個很光的地方,這個我覺得最好,利用了公園空間的光與暗,這個是第四個轉變,整個演出都是關於轉變,呈現技巧是不錯的,最後我自已覺得奇怪是有現場龬琴演奏,和有位演員去唱歌,那個我不是太懂,為何不是播出來,而是要現場呢?
最後有一個問題在我的腦袋裡面,觀眾跟著他們流動,在他編這個演出時,觀眾是否戲的一部份,他們帶著觀眾行一個圈,觀眾是觀眾,還是跟著你一起演這個戲呢?這是我一個問號。
他們想說沒有穿衣服,所以用了皮膚色衣服,男生也一樣,所以你是看不到乳頭的,這群人沒有穿衣服,他們的動作是破繭而出的呈現重生,我覺得可用白色的東西去蓋著身體,這樣就比較明顯一點,從沒有穿衣服到穿衣服,有穿衣服到沒有穿衣服是潔淨,但聖經來說由沒有穿衣服到穿衣服是墮落,因為大家看到大家的身體很尷尬的,聖經用男性帶領重生耶穌是男性,而這裡是女性這個又是相反的,看到這些很有趣,因為很多東西都是相反的。
我覺得照相的朋友數目實在太多,開始的時候我以為他們是工作,原來不是,其實真的有影響到看演出的過程。


喬亞︰其實我覺得宗教並不一定是聖經,宗教都有很多種類,可能音樂比較偏向宗教儀式,但並不是指聖經發生<創世紀>的故事,如大地之母母親的型象都可以是,穿衣服可能是人類進入文明這一類的。我覺得那個環境是否真的那麼影响,在石上表演,及在比較窄的路上,有假山做成的小路上,我覺得選擇另一個地方是可以做另一個效果出來的,還是他們想呈現東西方,因為演員除了葡國舞者外,還有本地的人參與,是否加起來所以才選擇這個場地,最後到那個空間是特別中式的,那種衝撀是很大的,做了很多儀式上的東西,在潔淨前他在人群上行,這個都很有象徵性,有女權的感覺。

劉竹晴︰其實我蠻享受這個觀看過程,我好像是通過演出去認識這個地方,我很喜歡那個光頭拿杖的男生,跟他們在石頭上那種感覺非常好,我覺得表演者有好奇、野性、害怕的感覺,他們身上有白粉就好像從石頭出來的感覺,那個混亂情況,之後看了節目單我覺得混亂也是演出的需要,而演出有即興成份,所以推開觀眾這件事也很奇怪,他們從沒有穿衣服到穿衣服,我沒有想到那麼多,我只覺得他們從一個原始的地方到凡間,那個女皇那個石中的精靈,他站著與其他舞者對舞,我覺得他的氣勢很高,大家都跟著他做鏡向的動作,我蠻喜歡的,跟著就踏著背到另一邊,然後就到大空間,其實我也蠻喜歡現場音樂,因為感覺一切都是活的,到了那邊就好像有凡間的感覺大家都一起跳舞,整個的氛圍我覺得很好,可能那時觀眾也太累了,所以也安靜的看演出,那時也有一種世界大同的感覺。

黃佩蔚︰我喜歡的段落,就是演出前的打鑼聲出來,那個拿杖的演員邀請大家進去,那個演員沒有出聲音,他是用動作想引導大家。的確他們用這個空間用得蠻好,我自已覺得就是燈太多,沒有辦法聚焦在演員身上,這可能也是沒有辦法解決的事情,那個保鮮紙我覺得太少了,我不小心看了一段,那時大地之母準備他的段落,他不停的用保鮮紙蓋著自已,因為保鮮紙不夠,他要做出破繭而出的動作,所以就一直想再包著自已,可能是找不到適合的材料,所以出現這個情況。現場音樂我也蠻喜歡,尤其那個吟唱,真的有感覺。

雅詩︰他們本身在葡國也有做一些環境劇場的演出,所以他給了幾個給大會選擇,大會選擇了這個,是在水池做的,演出單位也不斷要求要水池,但大會一路都沒有時間去幫他們找,最後叫他們自已去找一個你熟識的公園,於是就選擇了盧九公園,因為這個團之前來澳時去過這個公園,唯有選擇一個他自已去過的地方,來到才立即決定那個演區。為何是女皇,最初的時候那個重生是想找一個小孩,他在澳門找不到一個小孩可以演。

小西︰我並不是第一次在盧九看演出,之前是曹誠淵最新的舞團﹣北京雷動現代舞團,我覺得經驗是有趣的,在同一地方,兩個不同經驗及不同背景的編舞,相當不同的,環境劇場ABC,都是分三類,空間的物理空間,那裡有個亭有石頭,另外空間是一個意象式的層面,三是那個地方的歴史,看兩個創作人選擇哪一層去用,曹誠淵用盧九是以這個公園像《紅樓夢》內那個大觀園的花園,很明顯他除了用物理空間還用了意象的那一層。而《生。機》其實他是把這個空間中性化了,他主要用那個物理空間,雅詩提供了那個資料後,印證了我一個想法,在看曹誠淵的作品時,他們有人躲在假山後面,而且也發展很多這部份,但這次在這部份的處理很快就完了,那一次看由入口到演出的區域用多很長時間,很明顯他是想了在中間要發生一些事情,才到那個演出,但現在引導的人很快想帶到那幾個重要演出地點,開始時躲在假山石,是個過場,我覺得沒有好跟不好,這只是一個分別。《生‧機》真的開始,是在中間三個演員在石頭上那部份,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有點老土的, 像新紀元宇宙大爆炸,聖母出來求這大地,破壞這世界就是男人,男人出來時動作充滿張力,聖母一出場大家就哭,慢慢看的時候是有一點感動,因為夠簡單,純粹的一個舞蹈。最後一部分在大亭內,曹誠淵那次觀眾是坐在外面,因為下著下雨演員在裡面跳舞,這次的演出是演出者在外面的位置走一圈再走進去,他很清楚運用這個主體做一些東西,最後主要是轉的動作,有開派對的感覺,後半部份我覺得比較豐富一些。
我同意亞WING的說法,音樂是有OVER,OVER的意思是甚麼,重生時候的音樂有小孩子的聲音,他用的音樂很煽情,創新一定有小孩,除了音浪很強之外,象徵的層面太出,其實我覺得那個位置的形體象徵已經很突出,水的那個真的太少水了,如果真的有水池跳下去,真的玩水池的效果,效果會差很多。
我發覺內面有一些本地的舞者,他們的技術程度很不同,其中一個比較壯的男生,比起其他的女生很不同,那些小孩好像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我覺得是好看的,但每一個事情都欠了一點點。


11.24 每週藝穗擂台陣(摘要 1): 《與路奶奶的一席話》、《氹氹轉--跟著繪本去散步》、藝術候鳥聯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