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5

12.1 每週藝穗擂台陣(摘要 4-香港): 《八號月台》、《實現演書會3.0》、《依衣》、《小不點的故事》、《鄧阿藍草詩街歌交流會》、《[TRANS] #3.1》、《生命的主角》

地點:香港實現會社
時間:2013.12.1    19:30-22:00
發言者:BonnyB)、RosannaR)、小西(西)、陳國慧(陳)  
                潘淑盈(盈)、喬亞(喬)、梁倩瑜(瑜)、小樹(樹)、莫兆忠(忠)







香港藝穗民化節《八號月台》
樹:《八號月台》自稱是荒誕劇,但我並不覺得它荒誕,在處理上它很寫實,舞台上有帳篷、月台路軌等「實物」。《八號月台》內容是說香港近年來的發展,演出的力度是可讓我反思的,但看後我會疑惑導演只想呈現這個發展現象?還是諷刺後推動某件事?還是導演的立場仍不清晰以致我未能清楚接收劇中帶出的訊息?在寫這戲的劇評時,我是有保留的。

喬:演出中會穿插耍太極、無原因地搭帳篷等,可能因此被定義為荒誕劇。澳門近年也有新城填海區發展計劃,劇末時三個演員被燈照著時,顯示出一種現時年青人對於發展的無力感。

樹:劇中一場「幻彩耀香江」,透過色彩繽紛的燈光與演員的對比,是可以看出這種無力感,但我不確定的是導演想說這個狀況的無力感,還是場刊上說我們只是看著事情的發生卻沒去做任何事而感到無耐?

香港藝穗民化節《實現演書會3.0
B:演出的形式是以書店作環境,並有形體劇場的結合。演出需要觀眾自備一本書,觀眾坐在書店中央位置,演出開始時演員會隨意地打開書並讀出書中句子,句子是有意思的,像是書與書之間的對話。前半部分是演員主導的,後半部分則是觀眾參與的「對話遊戲」。三個版本的演書會我都看過,其實2.03.0的分別不大,只是3.0多了一個邀請觀眾參與的裝置演出部分。在形式上,邀請觀眾參與的部分很影響戲的節奏,幸好這次的觀眾很樂意去參與演出,讓演出變得有趣。人是書的載體,3.0的版本較2.0有更多觀眾參與的部分,相對演員變得薄弱。演出沒讓我看出一條主線,要是延續利用書店及書作演出,我覺得加入一個主題會更具吸引力。

喬:整個演出「玩」的成份較多,要是加入主題的確會更好。演出雖說是即時邀請觀眾或打開周邊的書朗讀,但會有「媒」(一些演員較易處理的書)書放在周圍,要是觀眾的書不合用,演員也有書可以代替。

陳:那次我看1.0的版本時,曾有觀眾帶一本有關糞便或廁所的書,可能是第一次演出,演員不太敢去處理這種題材的書,以致很多時觀眾帶來的書會被跳過,回到他們固有的演出框架。聽完剛剛說的2.03.0版本,感覺演出的發展並不大。

B:這個演出的形式是好的,但不可以千篇一律地重演成不同的版本。


香港藝穗民化節《依.衣》
西:從宣傳文案上看,演出與佛有關,但除了某幾句台詞之外,演出與佛無關。

R:編劇說他並沒想到在這個戲中加入佛的元素,可能是他個人讀佛的緣故,讓觀眾有這樣的解讀。

B:現在有不少宣傳文案與實際呈現差別大的演出。戲的最後並不好,由角色把整個故事的因由說穿。

樹:整個演出我是享受的。在一小時內說這個感覺很複雜的故事,演員的演出是好的,很能捉住我去追溯及把故事看完。舞台以裝置式的設計,很吸引亦讓我有很多聯想。


香港藝穗民化節《小不點的故事》
瑜:這是個以繪本出發的演出,在演出安排上,原本擔心四十五分鐘的演出對小朋友來說是否太長,演出場地陽光充沛、以白色為主的設計,在於親子的活動是很適合的;觀演安排上,小朋友被安排在前方位置,大人在後方位置,演出單位也貼心安排小朋友在觀演感到疲累時,可到外面的小花園休息。整個演出互動安排恰當,演員能把握當中的氣氛及節奏。但成人演員扮演主角小不點,在體形上可能會使小朋友感到害怕。

盈:他們真的很貼心,他們有預設小朋友可能感到害怕,所以也說小朋友可以與爸爸媽媽坐。可能是因為小朋友的年齡差距,有些小朋友的年齡太小所以會害怕,但小不點的形象實際上是討好的。


香港藝穗民化節《鄧阿藍草詩街歌交流會》
盈:當晚演出藍叔表現得很開心,觀眾也很尊敬他。演出同場加映由一群社運人士組成頭巾樂隊演唱。整個演出在詩的編排上可看出心思,從小至大,從個人、到社會再到世界。演出也有音樂部分,在主持人的訪談下,可了解到音樂與詩之間的關係,並非隨意安排。 


香港藝穗民化節《[TRANS] #3.1
瑜:演出是以香港小數族裔人士做主題。整個演出較像體驗,觀眾在觀演前被帶到一個像跳舞室的房間,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觀眾在內圍坐,然後幾個演員各自問觀眾問題,觀眾亦需作自我介紹。之後其中一位觀眾的電話響起,是導演的來電,這時觀眾會與導演在電話溝通,或是被安排作自我介紹或做些事情。之後觀眾被帶到一個黑盒劇場,演出才正式開始。演出只有三位不同國籍的演員,戲中穿插日常生活如洗臉等動作,但會加入戲劇元素(洗臉時突然把頭埋進水裡)。戲中演員自述來港生活的體驗部分較多,另外也有兩把說不同語言的聲音穿插,整體「語言」的感覺很重,而且與觀眾互動的部分也很多。技術處理上,雖然字幕跟不上台詞導致混亂感,但更突顯語言的衝擊。這個演出曾在外地做過,當時是由五個來自不同國家的「非演員」呈現;香港的版本,因為找不到願意「出鏡」的人,所以最後只有三位「演員」。

R:演出想呈現一件事?還是想帶出什麼訊息?演出是有目的嗎?

瑜:對我來說這次演出呈現的是在多元文化衝擊下人的「狀態」,實驗性較強,而且觀眾多是認識的,淡化了這種要呈現的「狀態」。這個演出是需要觀眾投入自身經歷並且互相交流,因為難得有這麼多不同國籍的人聚在一起,雖然有講後座談,但觀眾都顯得有點拘謹。要是演出更以演員的自我出發,更能突顯導演的原意(小數族裔無法融入的狀態)。

香港藝穗民化節《生命的主角》
盈:《生命的主角》是智障人士機構及社區戲劇團體,排練了半年的一個由智障人士演出的作品。演出沒技巧但非常真誠。演出場地是學校大禮堂的舞台,觀眾(當中有一般觀眾、其他機構的智障人士學員、其他社福機構代表)被分區坐在台下的觀眾席。導師在最後很激動地對著社福機構區觀眾說,希望他們正視智障人士面對死亡的事,對於我這個外來的觀眾來說,充滿好奇及疑問。看過演出,我認為應該把演出帶給更多「不知情」的受眾,讓更多人了解「智障人士是知道死亡的事」。

香港、澳門藝穗節的過去與現在
西:聽了大家的分享,過往的乙城藝穗節和現在的香港藝穗民化節很不一樣,有更多不同形式或主題的節目,感覺非常有趣。

陳:可能是乙城較多策展的節目。

忠:今屆澳門城市藝穗節《其實我們》也是很難得的作品,很多時我們以運用特別的空間來訂定有沒有藝穗的感覺,但某程度上真正的藝穗精神是在演出內容的邊緣化上。

澳港台三地藝穗節之差別及所感
瑜:演出場地是很不同的。這次香港藝穗民化節使用工廈作場地的演出較多;台北藝穗節在咖啡室裡的演出較多,藝文感覺較重。

盈:香港藝穗民化節以不受資助作規限,因此可以理解在演出場地指引等行政安排上的不足;在節目上民化節較多元化。台北藝穗節及澳門城市藝穗節由官方單位主辨,相較下資金充足;台北藝穗節安排細心,觀眾不用擔心找不到演出場地,即便你是第一次去那個演出場地,你也可以在街上看到清晰的指示旗幟。澳門城市藝穗標榜是給外地遊客參與的,但未見細節安排,節目時間表也很遲才公佈。節目質素上,各地藝穗不相伯仲、好壞參半。

評論寫作遇到的困難
R:在看第五屆「世界文化藝術節──東歐芳華」《凡尼亞舅舅》後,我在想要寫一個這麼「完美」的作品時,該從何入手?

西:日常的閱讀是有一定的幫助。在資料搜集上也要做功夫,現在有很多參考書和網上資料,有時從場刊也可找到一些演出的背景,幫助寫作劇評。我覺得最難理解的是表演系統,需要長時間理解。

陳:像是寫《凡尼亞舅舅》這樣的經典文本,在眾多的資料幫助下,要如何著手去寫?不少學員在寫這個戲的劇評時,加入了網上文本分析的資料,因此較多是拆解劇中角色、情節及關係,較少去寫他們看到這次演出版本的演繹及詮釋部分。

西:很多時我會說評論是「寫你看到的」,可多關注在導演手法或這次的演繹上。

陳:說到演繹手法,我們收到的劇評裡,只有一篇是說綜合現象,這是很好的,但觀點較為單薄。若是要寫到表演體系的部分,並非閱讀便可以讓劇評人完全理解的,但在寫作上一些簡單的術語是必須的。


更多資訊:
香港藝穗民化節www.pplsfringe.com/index.php/zh/
澳門城市藝穗節http://www.macaufringe.gov.mo/
第五屆「世界文化藝術節──東歐芳華」http://www.worldfestival.gov.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