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2

「升評運動2013」海外挑戰(澳門.香港)_ 短評六《Presence in The Groove/那個“我”》(糊塗)

深思的地方
文/糊塗





圖片來源:澳門城市藝穗節2013官方網站



是舞動身體產生節奏,還是節奏驅使身體律動?還真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哲學問題。

Presence in the Groove的前半部份,筆者在思考人的身體和節奏這件事。戲中男女舞者透過製造聲音的節奏而互相吸引,後來又互相破壞對方的律動節奏。在這個過程中,兩位舞者似乎時刻提醒著觀眾“我動故我在”。敲打圓凳、地板甚至身體製造出來的聲音節奏,是語言、是思想、是喜怒哀樂。可惜後來筆者不再去想這個深深的迷思,這是由於演出的後半部份沒有處理身體如何“presence(存在)”,而是將焦點放在兩個舞者的感情衝突上,身體只演變成舞蹈動作的載體。結尾部份也沒有太多的肢體詮釋,而是通過視覺效果——發亮的鎢絲燈泡作意象來收尾,效果漂亮,卻沒有再觸碰到作品令人深思地方。




節目名稱:澳門城市藝穗節《Presence in The Groove/那個“我”》
演出場次:2013/11/12    2000
地點:自家劇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